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第7课藏戏》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第7课藏戏》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第7课藏戏》教学

设计及总结反思

基于实践活动,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基于实践活动,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作者:王焕娣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10期 王焕娣 核心素养的提出昭示着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更高,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立德树人”成为不可回避的重任。时代需要的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创造未来的“人”,不是片面追求成绩和分数的“考生”。语文教 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综 合性”“实践性”的特质注定语文教学必须基于语言实践活动。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应完 成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把握语 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从而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 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各民族多 元文化。以上所有的目标都需要学生在积极的语言运用的实践中达成。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教 材以十八个任务群呈现教学内容,也表明了语文教学一定是基于实践、有明确任务驱动的学习 过程。 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亲身体验、经历、实践,才有可能形成能力,内化为素养。 一、以活动为载体的知识建构 叶圣陶在《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中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 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1] “语言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其他几项的基础。与以往 不同的是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经验打破,对新信息重新认识、整合,再次建构自己新的知识 结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认知水平随之发展、提高。这就表明,语 言知识体系不可能靠教师“灌输”建立,它必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取、自主加工、自然生成。离开“入情入境”式的切身实践,这一切不可能实现。因而教师备课时应该更多地 倾力于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和过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知识 体系。 北师大教授王宁说:“在语文课程中,为了提高语言建构能力,就要安排数量足够又能切 实操作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来学习和积累。”[2]著名教育家余映潮先生也说“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3]余映潮老师所倡导的“板块式阅读教学”就是典型的范例。如他执教的《说“屏”》,三个活动板块:1.选几 个词儿读一读;2.选几个句子说一说;3.选一个精段品一品。每一个板块都是一次语言运用的 实践活动,在“读”“说”“品”的言语实践中学生建构起关于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新的 语言知识体系。 一位老师在教某个文言虚词时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1.从课文中找出与该词相关的句子, 并写出其用法和意义。2.小组合作将该词按用法加以分类梳理,并提炼出判断其用法的规律和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册第七单元为例 摘要:新课标政策的出台呼唤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在实践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把握统编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主线,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统整单元教学 内容。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要以单元大概念为统摄重构单元目标,依 托真实的学习任务情境,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本文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 册第七单元为例,以期为一线教师展开大单元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前言:在教学改革时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 综合能力,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拓展知识框架和讲解维度,让学生 能够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互动和实践当中会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构建教学策略时,也要懂得教学进度的加快和放缓,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为培养目标,深入有效贯彻新课改政策,才能促进教学工作长远发展。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需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目标从知识点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学科核 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也倒逼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 从单独的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大单元的设计[1]。通过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引用, 教师要实事求是的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引导,通过文学知识的深度品鉴,教师可以

借助教材中蕴含的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过程中, 懂得如何表达情感,如何感知语文知识中蕴含的中心思想,促进学生品质教育。 (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 新课标教学思想的出台,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双减政策的进一落实,在实际教 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理解,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教学改革时期,教师的观念要创新,教学流程要优化,利用个新课标教学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分析层次,还能促 进小学生文学功底的有效夯实。在文学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品鉴能力和知 识应用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强化。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一)深入研读教材,提炼单元大概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中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 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2]崔允漷教授 曾指出,“反映学科逻辑和特性的大概念可以作为大单元教学的统摄中心。”[3] 研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发现课文的体裁各不相同,有文言文、散文和说明文;同时每篇课文的学习的重难点也各有侧重。《伯牙鼓琴》注重引导学生抓住 锺子期的话语,感受乐曲的变化,进而理解伯牙与子期心有灵犀的默契。《书戴 嵩画牛》注重想象小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感受小儿“拊掌大笑”的情态。《月光曲》注重想象贝多芬与盲姑娘兄妹谈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贝多芬内 心的情感变化;《京剧趣谈》则侧重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 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核心大概念的统摄下,我们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补白人物 内心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等阅读方法,品读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和联想,去感受语言文字所展现得艺术之美。从古典音乐到绘画,从世界著名钢琴曲 到国粹京剧,学生不仅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所呈现的魅力,更能够综合运用多种 方法展开想象、品读文字、积累经验。 (二)整合单元内容,创设真实任务情境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探究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素质。现阶段,国内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和写作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如何高效推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措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1]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对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与写作就是它最重要的部分。把阅读与写作二者整合起来开展教学可以优化传统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课堂主体性发挥。另外,还需要对阅读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其中主要包含课文的题材、具体内容、构造、情感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仿写的设置以及续写和其他写作主题来对推动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有益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针对知识点记忆。因为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下的写作活动,实际上便是巩固与推进知识点转移。简言之,学生在作文环节中增强了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特别是在作文活动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词和句,同时要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同时,写作可以塑造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以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为核心,灵活运用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 教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领航者,教师保留传统教学思维则不能有效整合读写能力。据调查,多数教师对“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认识不足。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设计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语文这门课程上,尽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阅读水平一些重视,但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这类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化,教师教得片面化,而学生根本无法通过学习来进一步掌握写作知识与写作手法,因此对后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并不大。学生虽能简单从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但缺乏恰当的方式去感受文中作者表达的意思,这类教学方式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教学目标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清晰的教学目标不仅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的放矢,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增强教学效果。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而言,有的教师认为读写结合旨在指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读写结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写作训练。总之,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很难确定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重点转向了素质教育。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能力,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将来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小学语文中,阅读和写作是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中,关注和重点基本都放在学生的写作上,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教学。教师并没有重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型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型作业设计“双减”政策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成了必然的趋势。本文从创新作业设计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减负提质”的四条创新作业途径:创新作业形式、内容、过程及评价,从而让学生作业有趣、有料、有义、有情,最终达成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1年7月24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的颁布,“双减”政策正式落地。随后,省、市、区各地教育厅(局)先后发布了“双减”政策下的各项指导意见,特别是对作业质量的提升与有效设计,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双减”背景之下,创新作业设计也就有了其特殊意义的存在:其一,创新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其二,创新作业,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真正减轻其作业负担;其三,创新作业,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与开发;其四,创新作业,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形式创新,让作业更有趣 兴趣是具有浓厚情感的兴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学生作业亦是如此。 1.在情境创新中添味 细数学生现有作业,主要以作业本练习题、课后思考题两大类组成。虽然省编作业的练习题较以往相比,在形象性、生动性上已经有了很大的

改观,但从学生主体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趣味与灵动,因此,创新情境,让作业融入生动、真实的情境之中,是激发学生高效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革命题材的文章较多,但由于时空的原因,学生在体会人物形象与情感认同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设计情境性作业——“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与生命铸成的。今天,我们要为他们来颁发‘感动中国’的奖项,请你选择其中某一位,为他写写颁奖辞。”我们可以想象,当学生在扣人心弦的音乐声中读着自己所写的颁奖辞时,他们的心绪必会穿越时空,恍若置身革命年代,他们对英雄们的了解、认可、崇敬之情必然会打动自我与他人。 2.在层级创新中增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今,“个性化教育”“小班化教学”亦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走进课堂,我们其实看到的还是大众式的教学,整齐划一的评价以及千“生”一律的作业布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喜欢、沉醉于一种事物时,再大的艰难困苦都不会成为其心理或生理上的负担。因此,减轻学生负担,就要根据学情对作业进行不同层级的创新设计,这样的作业才有可能成为不同个体学生的“喜爱之物”。 在学习了《七律·长征》一诗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案例式解读一二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案例式解读一二章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案例式解读一二章篇1 我反复认真地阅读、勾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心得如下: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 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 “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 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要求语文知识的 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 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 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 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时代赋予我们的是机遇、是挑战。我会更加努力,构建和楷的新 课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案例式解读一二章篇2 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忽如一夜春风来,吹得千万教研开,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 代新人培养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的发布,主要变化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