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接碘量法名词解释

直接碘量法名词解释

直接碘量法名词解释

直接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穆斯堡-罗索尔定律的检测技术,通常用于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其原理是研究物体表面电位和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用“汞极-碘电极法”来测定

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检测结果来表征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穆斯堡-罗索尔定律来确定物体

表面电位与其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穆斯堡-罗索尔定律指的是:表面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越高,表面电位越低,反之亦然。这一定律提出了表面电位与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和可调节性的性质,具有很高的理论值得,所以能够用来测定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直接碘量法要求在检测时使用一对汞极和碘电极。汞极的电压应小于碘电极,然后将电极放入样品中,用于测量样品的表面电位。汞极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汞极和碘电极的电压变化率和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发生变化时,汞极和碘电极的电压变化率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求出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此外,直接碘量法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受到汞极和碘电极的质量、金属和溶液的pH值、温度、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样品的

量以及解析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用户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直接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穆斯堡-罗索尔定律的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表面电位与其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之间的关系,用“汞极-碘电极法”来测定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实际应用中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因此在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检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

比旋度: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者理化性质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专属鉴别试验: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理化性质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色谱鉴别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比移值或保留时间)进行的鉴别试验。 标准物质:系指供试品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参考品。 标准品:用于生物鉴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制剂的规格: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即制剂的标示量。 化学试剂的纯度与药物纯度的区别:均规定所含杂质的种类和限量.药物纯度从用药安全、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试剂纯度是从杂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对使用的影响以及试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重金属: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氧瓶燃烧法:系指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有机药物置于充满氧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充分燃烧,使有机结构部分彻底分解为CO2和H2O,待测元素根据电负性的不同转化为不同价态的氧化物,被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再根据其性质和存在方式选择方法进行分析。 滴定度: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质量。中国药典》用毫克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接近的程度。 专属性: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LOD: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LOQ: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μg/ml),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线性: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耐用性: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的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药物(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鉴别:根据药物的特性,采用专属可靠的方法,证明已知药物真伪的试验。杂质检查:即纯度检查,对药物中所含杂质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药品达到一定的纯净程度而满足用药要求。 含量测定: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所含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占药品总质量的分数称为该成分的含量,凡采用理化方法对药品中特定成分的绝对质量进行的测定称为含量测定。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持编纂、颁布实施,国际性药典则由公认的国际组织或有关国家协商编订。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化学药品标准物质常称为对照品。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 以下的重量。 古蔡氏法: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所生成的标准砷斑比较,判断供试品中砷盐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炽灼残渣检查法:炽灼残渣系指有机药物经炭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加热分解后,再经高温炽灼,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的硫酸盐。炽灼残渣检查用于控制有机药物经碳化或挥发性无机药物中非挥发性无机杂质。 浓度校正因子(F):表示滴定液的实测浓度是规定浓度的倍数。 回收实验是“对照试验”的一种。当所分析的试样组分复杂,不完全清楚时,向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组分,然后进行测定,检查被加入的组分能否定量回收,以判断分析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所得结果常用百分数表示,称为“百分回收率”,简称“回收率”。: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2_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测量和表征的科学 2.定性分析: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3.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4.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5.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 6.仲裁分析:不同单位对同一产品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单位(如一定级别的药检所,法定检验单位等)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 7.系统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 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不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得原因造成的 9.方法误差: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 10.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或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 1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1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13.标准参考物质:必须要有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与证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的3倍 14.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5.相对偏差:单次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16.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 17.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18.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19.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2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外,其余的数字都是准确的 21.有效数字的修约:计算前舍去多余数字的过程 2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以单位测定值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23.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实验 24.对照实验: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或纯溶液,在与试样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含量比较,便可得出分析的误差,有时可对测定误差加以校正 25.回收试验:用所建方法测定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后,在几份相同的试样(n>5)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组分的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26.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使其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然后根据所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27.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剂 2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照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29.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或电位电导电流等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之点 30.终点误差(滴定误差):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符产生的误差 31.非水滴定法:在以水以外溶剂中的滴定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32.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33.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标准品: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 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2.空白试验: 在与供试品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 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3.鉴别试验: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 来药物的真伪。 4.灵敏度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检出尽可能少的供试品,反应 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5.热分析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6.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传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 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7灵敏度法: 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8.比较法: 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与规定的限量 比较,不得更大 9重复性: 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10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中间精密度: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如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

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12.检测限: .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13.定量限:样品中被测物质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4.耐用性: 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15.酶活力: 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6.酶活力测定:酶活力测定是指以酶为分析对象,目的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 含量或活性的酶分析法。 17.酶法分析:酶法分析是以酶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主要用以测定样品中酶以 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 18.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或离体器官组织等所起的药理作用来检定药 物的效价或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无适当理化方法进行检定的药 物。 1.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要求是什么?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写。药品检验及其结果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记录内容包括——供试品名称、批号、数量、来源、取样方法、包装情况、外观性状、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到日期、报告日期。全部项目检验完毕后,应写出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做出明确的结论,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还应提出处理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3.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Ch.P(2010年版),JP(15),BP(2009),USP(33) 5.吸收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哪种形式? 有百分吸收系数和摩尔吸收系数两种表示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食品科学:可被定义为食品体系的化学,结构,营养,毒理,微生物和感官性质以及食品体系在处理转化制作和保藏中发生变化这两方面科学知识的综合.一门涉及到食品特性及其变化,保藏的科学.可分为食品科学,物理食品学,结构食品学,环境食品学,食品加工学. 食品化学: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本着的一门科学,即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化学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质以及他们在生产加工储藏和运销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学科. 持水力:描述由分子通常是以低浓度存在的大分子构成的基体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大量水而阻止水渗出的能力. 水合:水与另一物质分子化合成为一个分子的反应过程,水以分子的形式与物质的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食品中水分的蒸汽压p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 吸着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使食品吸湿或干燥,所得到的食品水分含量与Aw的关系曲线. 滞后现象:回吸与解吸所得的等温线不重叠现 持水力对于果冻,西式火腿等产品非常重要,为什么? 持水力是用来描述有分子通常低浓度存在的大分子构成的基体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大量水而阻止水渗出的能力,果冻中含大量明胶,而西式火腿的原料是猪肉,即动物组织细胞,这些存在于果冻西式火腿中的食品截留水对于食品质量有严重影响,持水力的损害会使果冻脱水收缩,使火腿ph下降,质量变差. 何谓水分吸着等温线?有何实际意义? 定义: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单位质量于物质中水的质量)对于Aw作图得到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缩写为MSI.实际意义:1,,由于水的转移程度与Aw有关,MSI图中可看出食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也可看出如何组合食品才能避免水分在不同物料间的转移.2,据此图可预测含水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3,可看出食品中非水组分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4,在浓缩和干燥过程中除去水的能力与Aw有关.5,高水分食品,Aw接近1.0,食品含水量较低时,水分含量的轻微变动即可引起Aw的较大变动.6,大多数食品特征等温线为S形,而水果,糖果和咖啡提取物含有大量糖和其他不溶性小分子.等温线成丁形,可通过等温线曲线形大致判断食品种类. 某食品在-15℃和20℃下,a W均为0.86,为何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速度有显著差别. 20℃为冰点以上的温度,Aw为试样和温度的函 数,样品组成起主要作用,而-15℃,Aw为温度的 函数与试样组成无关.当温度充分变化至形成 冰或熔化冰时,从食品稳定性考虑,Aw的意义也 发生变化.故该食品在-15摄氏度时微生物不能 生长而化学反应缓慢进行,而20℃,部分化学反 应快速进行,一些微生物能以中等速度生长. 请比较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Aw的差异. 在冰点以上,Aw是样品组分和温度的函数,且样 品是主要因素,在冰点以下,Aw与样品组分无关, 只取决于温度,不能根据冰点以上的Aw预测体 系中溶质的种类和含量对冰点以下体系发生的 请至少从4个方面分析Aw与食品稳定性的关. 1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微生物生长所需Aw一 般较高,但不同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需适宜的 Aw范围,细菌Aw>0.9,酵母菌Aw>0.87-0.80,当 Aw<0.5时,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可根据食品 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控制Aw大小,达到抑制微 生物生长的目的.2,与酶促反应的关系:低Aw区 只有少数分子移动,阻止酶与底物充分接触,酶 促反应缓慢.3,氧化非酶 :低Aw,随Aw增加, 水与氢过氧化结合,氧化速度下降,高Aw时,随 Aw增加,大分子肿胀,氧化位点暴露,加速脂氧 化,Aw0.8以上,因催化剂反应物稀释,反应速度 下降.4,非酶褐变:如奶粉颜色褐变致Lys损失 与Aw有关. 食品的水分状态与吸着等温线中的分区的关系 如何? 1.区Ⅰ的水的性质:构成水和邻近水,最强烈地 吸附,最少流动,水-离子或水-偶极相互 作用,在-40℃不结冰,不能作为溶剂,看作固体 的一部分,占总水量极小部分. 2.BET单层 :区Ⅰ和Ⅱ交界处,0.07g H2O/ g干 物质,Aw =0.2,相当于一个干制品能呈现最高的 稳定性时含有的最大水分含量 3.区Ⅱ的水的性质:多层水,通过氢键与相邻的 水分子和溶质分子缔合,流动性比体相水稍差, 大部分在-40℃不结冰,导致固体基质的初步肿 胀,区Ⅰ和区Ⅱ的水占总水分的5%以下. 4.真实单层 :区Ⅱ和Ⅲ接界,0.38g H2O/ g干物 质,Aw=0.85,完全水合所需的水分含量,即占据 所有的第一层部位所需的水分含量. 5.区Ⅲ的水的性质:体相水,被物理截留或自由 的,宏观运动受阻,性质与稀盐溶液中的水类似, 占总水分的95%以上 食品的a w与温度的关系如何?与食品稳定性的 关系如何? 1 a w与温度的关系:在冰点以上,由lnAw-1/T 图可知1,水分活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在冰点以 下,由Aw-1/T 图可知水分活度与温度呈线性 关系.温度对水分活度的影响在冰点以下远大 于在冰点以上.在试样的冰点此直线出现明显 的折断. 2 a w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除非酶氧化在 Aw<0.3时有较高反应外,其它反应均是Aw愈小 反应速度愈小.对多数食品而言,低Aw有利于食 品的稳定性.首次出现最低反应速度时水分含 量相当于“BET”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一定时,添加哪些物质可以降低果脯 产品的水分活度? 壳聚糖,氯化钠,乙醇,丙二醇,甘油,柠檬酸,柠 檬酸钠在食品中添加吸湿剂可在水分含量不 变条件下,降低Aw 值.吸湿剂应该含离子,离子 基团或含可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羟基,羰基, 氨基,亚氨基,酰基等 ,即有可与水形成结合水 的亲水性物质.如:多元醇:丙三醇, 丙二醇, 糖无机盐 : 磷酸盐水分保持剂 , 食盐动, 植物,微生物胶:卡拉胶,琼脂 结合水区别于自由水的特点是与物质的结合牢 固程度结合水可分为构成水,邻近水,多层水 结合水的主要作用力有偶极-离子相互作用 , 氢键,疏水水合体相水可分为自由水,截留水 高于冰点时,影响食品水分活度a w的因素有样 品组分和温度,其中的主要因素是样品组分 美拉德反应 :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与游离氨 基酸或氨基酸残基的游离氨基发生羰氨反应 杂多糖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糖分子组成的 多糖. 淀粉老化:α-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淀粉凝胶 经长期放置,会变为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 象. 淀粉预糊化:由淀粉浆料糊化后及尚未老化前, 立即进行滚筒干燥的过程. 变性淀粉 :一种经过改性过的淀粉. 非酶促褐变: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表面 接触空气,其中酚类等物质在非酶促条件下被 氧化而发生的显著颜色变化,趋向加深的现象. 碳水化合物占所有陆生植物和海藻干重的 3/4).它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膳食热量 ),占 总摄入热量的70%-80% ).还提供了期望的 质构 ),好的口感 )和受人喜爱的甜味). 淀粉 )是植物中最普遍贮藏能量的碳水化合物, 自然界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纤维素). 烯丙 基硫葡萄糖苷称为黑芥子硫苷酸钾 ,含有这 类化合物的食品具有某些特殊风味.己糖中最 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是醛糖中的葡萄糖 )与 酮糖中的果糖 )和山梨糖). 多糖分为同 多糖和杂多糖.最常见的同多糖有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纤维素 ) 等,食品中最常见的杂 多糖有卡拉胶 ), 果胶 ).食品的褐变由氧 化和非氧化反应引起.酶促褐变是氧与酚类 物质 )反应;另一类称非酶褐变,包括焦糖 化 )和美拉德 )反应. 由2-20 )个糖单位 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称为低聚糖,超过20 ) 个糖单位则称为多糖. 具有生物活性的低聚糖 有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 ). 盐酸水解 ) 或壳聚糖酶水解)是制备甲壳低聚糖的主要 方法. 淀粉分子具有直链淀粉 )和支链淀 粉)两种结构. 多糖主要有增稠 )和胶 凝 )等功能.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通过β -1,4糖苷键 )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直链不溶性 同多糖.天然果胶一般有两类, 高甲氧基果 胶 )和低甲氧基果胶 ). 淀粉的酶水解的三 道工序是糊化 ), 液化 )和糖化) .淀粉 糖浆的DE值是指还原糖在玉米糖浆中的百分 比 . 非酶促褐变可分为焦糖化和美拉德 反应) . 采用什么方法可减少食品体系中的美拉德反 应? 1.稀释或降低水分含量 2.降低pH 3.降低温度 4.除去一种作用物:加入葡萄糖转化酶,除去糖, 减少褐变5.色素形成早期加入还原剂亚硫酸 盐,SO2 什么是淀粉糊化和老化?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 有哪些?如何防止淀粉老化?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结构,Aw,糖,盐,脂类,酸 度,淀粉酶. 防止淀粉老化的措施:添加具有表面活性的极 性脂 SSL)A.加入磷酸盐;B.高温〉60℃或低于 〈-20℃保存;C.加入脂类物质 高甲氧基果胶 HM 和低甲氧基果胶 LM 果胶的 凝胶机理? HM果胶凝胶机理:HM果胶溶液必须在具有足够 糖和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凝胶,又称为糖-酸- 果胶凝胶.当果胶溶液PH足够足够低时,羧酸盐 基团转化成羧酸基团,因此分子不再带电,分子 间斥力下降,水合程度降低,分子间缔合形成接 合区和凝胶. LM果胶凝胶机理:LM果胶 DE<50 必须在二价阳 离子 Ca2+ 存在情况下形成凝胶.由不同分子 链的均匀区间形成分子间接合区. HM果胶是分子中超过一半的羧基是甲酯化的, 称为高甲氧基果胶,余下的羧基是以游离酸及 盐的形式存在 LM果胶:分子中低于一般的羧基是甲酯型. 为什么杏仁,木薯,高粱,竹笋必须充分煮熟后, 再充分洗涤后才能食用? 这些食品中存在生氰糖苷,它们在降解时产生 氰化氢.为了防止氰化物中毒,杏仁,木薯,高粱, 竹笋必须充分煮熟后再充分洗涤,以尽可能除 去氰化物. 利用哪些反应可测定食品中的葡萄糖? 兰埃农法,碘量法,高锰酸钾滴定法,3,5-二硝 基水杨酸比色法. 为什么葡萄糖溶液具有变旋现象? 葡萄糖在晶体状态下主要以链状形式存在,本 身具有手性,在游离状态下可以发生旋光作用. 当溶于水后,葡萄糖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 羟醛缩合反应,转化成两种吡喃式构型的含氧 环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 ,旋光度发生变化, 这就是变旋现象的成因. 乳糖进入人体后是如何消化的?采用什么方法 克服乳糖酶缺乏症? 乳糖到达小肠后,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D- 葡萄糖与D-半乳糖,再被小肠吸收. 克服乳糖酶缺乏症的方法:1,利用发酵方法除 去乳糖,如制成酸奶;通过外加乳糖酶减少牛奶 中乳糖含量. 低聚果糖具有的优越的生理活性有哪些? 增殖双歧杆菌 ,难水解,是一种低热量糖 ,水 溶性食物纤维 ,抑制腐败菌,维护肠道健康 防止龋齿 为什么说多糖是冷冻稳定剂? 因为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分子,它不会显 著降低水的冰点. 亲水胶体有哪些用途? 亲水胶体是高分子量长链亲水聚合物,在水中 可以分散,膨胀.亲水胶体在食物中天然存在, 但是通常根据特殊的功能需求添加到加工食品 中去.其主要功能包括:凝胶,增稠,成膜,稳定, 促进粘性,附着,抑制脱水收缩例如在凝胶中 保持水分).亲水胶体的一个新的重要应用在于 其营养功能,可以增加食品中的可溶膳食纤维 含量. 同质多晶:是指化学组成相同,但具有不同晶型 的物质,在熔化时可以得到相同的液相. 必需脂肪酸: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机体自 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 肪酸. 塑性 :指在一定外力下,表观固体脂肪具有的 抗变形的能力. 油脂的改性:通过一些化学原理及相应的技术 使油脂的化学组成发生一定的改变,以达到改 善品质,提高稳定性,加工性能等目的工艺过程 抗氧化剂 :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 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自动氧化 :是物质在常温或中等温度下徐徐地 吸收空气中的氧而自动发生氧化但不发生燃烧 的化学过程. 油脂的酸败 :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 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 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三酰基甘油 ,也常称

食品分析考试名词解释及若干

1食品分析概念: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是用准确的数据来探求食品具有什么价值 2食品分析内容:1)食品中营养陈分的分析2)毒害物质的分析3)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4)食品的感官鉴定 3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供见车分析的整个过程 4原是样品:从同种类,同批次食品中采集的许多个样品放在一起 5平均样品:把原样经粉碎,混合,浓缩等处理后过的的品质均衡的样品 6试验样品:从平均样品中所取的一部分样品 7保存样品:平均样品取试样后剩余的保存起来的样品 1采样原则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真事可靠的反应分析对象的组成质量和分析状况2样品的采集过程应尽可能保证样品原有理化之时和微生物状况,严格控制样品成分的损失及污染3样品的采集必须有详细的记录,盛装样品的容器上必贴牢标签4样品采集的数量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及备查使用,每份样品的数量不少于0.5㎏ 2样品的预处理:1)有机物破坏法:1显法消化2干法灰化2)溶剂浸提法1q浸泡提取2溶剂萃取3盐析3)蒸馏法1常压蒸馏2减压蒸馏3水蒸气蒸馏4分馏4)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2分配色谱3离子交换色谱5)硫化法和皂化法6)其他方法1掩敝法2沉淀分离法3浓缩 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一起校正和溶液的标定2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3操作时做空白实验4做对照试验5正确选取样品量 1重量法样品的要求:1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物质2食品的其他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忽略不计 2重量法长生误差的原因:1当样品中水分行量较高,干燥温度也很高,有些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水分损失2样品中糖对热很不稳定,当T>70℃时,躺会分解生成水3样品中含有水分以外的其他易氧化的基因 3重量法常压干燥法原理:食品中的水分在一定t下直接干燥时蒸发成水蒸气而溢散出去,样品在干燥过程中的失重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4真空干燥发(减压干燥发的原理):当压力下降,水的非典也下降,选择真空低温,蒸发水分,样品的失重为水分含量测定结果接近真实值 5蒸馏法原理:根据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的二元沸点低于各组纷纷点的原理 6产生误差原因1样品中水分没有完全挥发出来2水分富集在连接管内壁或冷凝管内4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内4生产了乳浊液5水溶性组分被蒸馏出来.注意:装置要保持清洁,无油脂,试样的水分必须少于10ml,冷凝器的下端以及刻度管上方有水滴时测体积之前,可用金属丝或细玻璃棒使之流下 7乙醚:提取食品中游离志脂肪 8石油醚:提取游离脂肪允许含水,能力较乙醚稍弱 9氯仿—甲醇:适用于鱼,肉家禽脂肪的提取,对脂蛋白和;磷脂的提取效果高10索氏提取法缺点:时间场,测一样品约6小时2容积大量3用专门索压抽提器 11索氏提取法注意事项:1测定的样品要干燥2系统无水在规定时间规定温度操作3注意安全文帝水浴锅附近不能有水 12碱性乙醚提取氯水作用: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溶性盐。乙醇作用:使溶解于氯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

药剂学名词解释

1等量递增法:先用最大的组分饱和混合容器后,倾出然后取最小的组分加入等体积量大的 组分混合,再加入与此混合物等量的最大组分混均。如此倍量增加量大的 组分直至全部均匀。 2倍散:在特殊药品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样稀释剂制成稀释散。 3共熔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径混合后产生熔点降低而出现湿润或液化的现象 4溶出度: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5透皮促进剂:那些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降低皮肤的屏障,加速 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6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做囊心物包封成 的微小胶囊。 7相变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将液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从有序排序变为无序排列,使脂质体的双分子层厚度减小,膜的流动性增加,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这种变态温度称 相变温度 8缓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需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9控制制剂: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 平稳,且的显著增加患者的顺立性 10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述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三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1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这些过程以及机体因素或其他物质对这些过 程的影响的学科 12生物利用度:药物或制剂被吸收后,主药到达大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1、片剂的辅料及其作用 ①稀释剂与吸收剂,稀释剂指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各体积,以利于片剂成型或分剂量的辅料;吸收剂:含有一定比例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成分需加入附加剂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他成分压片。 ②润湿剂与粘合剂:润湿剂本身无粘性,但能活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利于制粒的液体;粘合剂:可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原料和辅料给予粘性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以便使原料和辅料粘合制成颗粒。 ③崩解剂: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毛细管,膨胀产气作用。 ④润滑剂:润滑、抗粘附、助流作用 ⑤着色剂:使片剂美观易于识别 ⑥矫味剂:改善息片剂口味 2、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①药物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它们可使胶囊壁溶解 ②易溶性药物或小剂量的刺激性药物 ③风化性药物,易使胶囊壁软化 ④吸湿性药物,使胶囊壁干燥变脆 ⑤小儿用药 3、颗粒剂制备的工艺及其注意事项 物料准备→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质量检查→分剂量与包装 制软材:手捏成团,轻压则散 干燥:及时干燥,温度应在60~80℃,热敏性药物成分不高于60℃,定时翻动 整粒与分级:先过一号筛(12~14目)再过四号筛60目,挥发油的加入应用喷入法 分剂量与包装:应注意防潮 4、比较一下片剂和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颗粒剂: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 片剂:用于压片的颗粒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润滑性 5、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 主药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合→粘合剂、润湿剂、内加崩解剂→制粒→整粒→挥发性成分、润滑剂、外加崩解剂→批混→计算片重→压片→质量检查→包装 ↓→包衣→↑ 6、核黄素为主动转动的药物应如何用药?为什么? 饭后、小剂服用。在十二指肠由载体转动吸收,在小肠上端吸收,大剂量药物同时到达吸收部位,吸收达到饱和。因而吸有一部分药物被吸收,若饭后服用,胃排空速率小,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核黄素量少,且连续不断地转动到吸收部位,主动转动不致产生饱和,使吸收量增加。 7、 VC在无氧与有氧下如何发生变化? 有氧下:VC→氧化→去氢抗坏血敏→水解→2,3—二酮古罗糖酸→氧化→L-J糖酸+草酸 无氧下:VC→脱水、水解、无氧→呋喃甲醛+CO2 8、缓控释制剂的分类 ①骨架型:缓释、控释颗粒压制片、主物粘附片、胃内滞留片、骨架型小丸 ②膜控型:微孔膜包衣片、膜控释小片、肠溶膜控释片、膜控释小丸 ③渗透泵片④植入剂 9、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变黄的原因? 因为普鲁卡因水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和生脱羧反应而得的苯胺经氧化生成了有色物质 10、临床上常用于酸化尿液的药物是什么?酸化尿后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排泄有何影响? 一;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是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方式。 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 二;影响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一)处方因素的影响1、pH值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二)外界因素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 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一)延缓水解1、控制温度2、调节pH3、改变溶剂4、制成难溶性的盐 (二)延缓氧化1、控制含氧量2、抗氧剂3、pH值4、螯合剂 三;经典恒温法 经典恒温法的理论依据是Arrhenius方程lgk=-E/2.303RT + lgA,以lgk对1/T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E/(2.303R),由此可计算出活化能E。若将直线外推至室温,就可求出室温时的速度常数(k25)。由k25可求出分解10%所需的时间(即t0.9)或室温储藏若干时间以后残留的药物浓度。 四;青霉素G Na盐水溶液稳定性加速实验 青霉素G Na盐在水溶液中迅速破坏,残余未破坏的青霉素G钠盐可用碘量法测定之,即先经过碱处理,生成青霉素噻唑酸,后者可被碘氧化,过量的碘则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回滴;随着青霉素G钠盐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残余未破坏的青霉素G钠盐越来越少,故碘液消耗量也相应减少。根据碘液消耗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表明青霉素G钠盐在水溶液中的分解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因为此反应与pH值有关,故实际上是一个伪一级反应,按以及动力学反应处理。 五;液体制剂的特点 液体药剂的优点有: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②给药途径多,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液体制剂的不足:①药物分散度大,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六: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水处理——容器的处理——药液配制——灌装和封口——消毒灭菌——灯检包装。 七: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无菌注射剂成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2)无热原对于注射量大的、供静脉注射和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必须符合无热原的质量指标。(3)澄明度按照澄明度检查的规定,应符合规定要求。(4)pH 值一般注射剂要求pH4~9,脊椎腔注射剂要求pH5~8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5)渗透压注射剂要求有一定的渗透压。供静脉注射和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应当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否则,低渗溶液会造成红细胞胀破、溶血;高渗溶液会使红细胞萎缩。(6)安全性注射剂安全试验包括刺激性试验、溶血试验、过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等。(7)稳定性注射剂要求具有必要的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有明确的有效期。 八:注射剂的质量检查(一)澄明度检查(二)热原检查(三)无菌检查(四)降压物质的检查(五)pH检查4—9 九:湿法制粒压片:加粘合剂架桥或粘结作用使药粉聚结在一起而成颗粒的方法。 制粒目的:增加压片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1)湿法制粒的原理:A液体的架桥作用:分之间产生粘着力;B固体架桥,包括部分药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剂的固结等。 (2)生产工艺流程 主药——粉碎过筛——加辅料混合——加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匀——压片——包衣——包装——片剂成品。 (3)制湿颗粒方法和设备 摇摆式颗粒机制粒、流化(沸腾)制粒、喷雾干燥制粒法、高速搅拌制粒,其中流化(沸腾)制粒,亦称为“一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标准品: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 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2.空白试验: 在与供试品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 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3.鉴别试验: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 来药物的真伪。 4.灵敏度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检出尽可能少的供试品,反应 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5.热分析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6.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传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 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7灵敏度法: 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8.比较法: 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与规定的限量 比较,不得更大 9重复性: 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10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中间精密度: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如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 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12.检测限: .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13.定量限:样品中被测物质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4.耐用性: 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15.酶活力: 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6.酶活力测定:酶活力测定是指以酶为分析对象,目的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 含量或活性的酶分析法。 17.酶法分析:酶法分析是以酶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主要用以测定样品中酶以 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 18.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或离体器官组织等所起的药理作用来检定药 物的效价或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无适当理化方法进行检定的药 物。

直接碘量法名词解释

直接碘量法名词解释 直接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穆斯堡-罗索尔定律的检测技术,通常用于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其原理是研究物体表面电位和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用“汞极-碘电极法”来测定 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检测结果来表征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穆斯堡-罗索尔定律来确定物体 表面电位与其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关系。穆斯堡-罗索尔定律指的是:表面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越高,表面电位越低,反之亦然。这一定律提出了表面电位与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和可调节性的性质,具有很高的理论值得,所以能够用来测定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直接碘量法要求在检测时使用一对汞极和碘电极。汞极的电压应小于碘电极,然后将电极放入样品中,用于测量样品的表面电位。汞极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汞极和碘电极的电压变化率和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 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发生变化时,汞极和碘电极的电压变化率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求出样品中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此外,直接碘量法的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受到汞极和碘电极的质量、金属和溶液的pH值、温度、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样品的 量以及解析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用户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直接碘量法是一种基于穆斯堡-罗索尔定律的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表面电位与其可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之间的关系,用“汞极-碘电极法”来测定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实际应用中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因此在各种表面活性剂的检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名词解释题库

一、名词解释 滴定分析 1.滴定(titration):将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2.标定(calobration):利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来测定待标液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3.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的那一点。 4.滴定终点(titration end-point):被滴定的溶液的颜色或电位、电导、电流、光度等发生突变之点。 5.返滴定法(back-titration):先在被测物质溶液中加入一定过量的标准溶液,待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的方法。此法也称回滴定法或剩余量滴定法。 6.置换滴定法(replacement titration):先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一种能被定量滴定的物质,然后再用适当的滴定剂滴定的方法。 7.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8.基准物质(primary standard substance):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9.物质的量浓度(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10.滴定度(titer):常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单位g/mL。用T T/A表示,T是滴定剂的化学式,A是被测物的化学式。 非水滴定 1.非水酸碱滴定法(non-aqueous acid-base titration):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法。 2.拉平效应(leveling effect):溶剂把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合质子水平及把不同强度的碱拉平到溶剂阴离子水平的作用叫拉平效应。 3.拉平性溶剂(leveling effect):,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称为拉平性溶剂。 4.区分效应(differentiating effect):能区分酸碱强弱的作用叫区分效应。 5.区分性溶剂(differentiating solvent):具有区分效应的溶剂称为区分性溶剂。 6.质子性溶剂(protic solventt):凡是具有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能力的溶剂称为质子性溶剂。

分析名词解释

分析名词解释 分析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 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2.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值(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3.误差:衡量测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4.精密度:测量的各测量值间的相互接近程度。 5.偏差: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6.滴定:将滴定剂通过滴定管滴入待测溶液中的过程。 7.滴定剂:浓度准确已知的试样溶液。 8.指示剂: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 9.滴定终点: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的那一点(ep) 10.化学计量点:滴定剂与待测溶液按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完全的那 一点(sp) 11.滴定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TE), 简称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12.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 以作图的方式描述滴定过程中组分 浓度的变化。以加入的滴定剂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为横坐标,溶液的组分浓度或与浓度相关的某种参数(pH, pM等)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13.滴定突跃范围;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 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突跃所在的范围称为突跃范围。 14.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由一种型体颜色变为另一型体颜色 的范围称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5.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当两者浓度相等时,即[In]=[XIn],溶 液呈现指示剂的中间过渡颜色,这一点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16.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7.滴定度;T T/B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待测物的质量 18.均化效应(拉平效应):能将不同强度的酸或碱均化到溶剂 化质子(或溶剂阴离子)水平的效应 19.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 20.酸效应:由于H+存在,在H+与Y之间发生副反应,使Y参加主 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1.共存离子效应:溶液中存在其他金属离子N时,Y与N形成配 合物,而使Y参与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2.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L与M发生副反应,使金属离子 M与配位剂Y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3.金属离子指示剂:配位滴定中,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 从而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显色剂(多为有机染料、弱酸). 24.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化学计量点时不见指示剂变色 25.指示剂的僵化现象: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变色缓慢. 26.条件电位:一定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 1mol/L或它们的比值为1时的电对电极电位 27.盐效应: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的影响作用称为盐效应 28.自身指示剂: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 色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称自身指示剂 29.特殊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可以同氧化 还原电对形成有色配合物,因而可以指示终点。 30.氧化还原指示剂:具氧化或还原性,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 色不同,氧化还原滴定中由于电位的改变而发生颜色改变,从而指示终点 31.外指示剂:这类指示剂由于可与标淮溶液或试样溶液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加入被滴定的试样溶液中,只能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用玻璃棒蘸取微量被滴定的溶液在外面与其作用,根据颜色变

食品分析名词解释

食品分析作业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食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人类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能源。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科学 食品营养成分:主要有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八大类。 食品感官鉴定:各种食品都具有各自的感官特征,除了色香味是所有的食品的共同特征外,液态食品还有澄清、透明等感官指标,对固体、半固体食品还有软硬、弹性、韧性、粘滑、干燥等一切能为人体感官判定的指标。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气相色谱法: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容量分析: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试液中,根据完成化学反应所消耗的试剂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的量。 随机抽样:即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的采样方法。 回收率:在试样中加入已知量标准物质测定加入该标准物质,测定加入标准无前后样品中此物质的含量以检验和估计系统误差和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四分法: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集在清洁的玻璃板上,压开成厚度在3cm以下的图形,并划成“十”字线,将样品分成四份,取对角线的两份混合,再如上分成四份,,取对角线两份混合纸质所得所需数量的一种取样方法。 七检验:是用七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检验方法。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制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得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液相色谱: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减压蒸馏: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从而降低液体沸点的蒸馏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