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中国孤儿》是他对中国古代名剧《赵氏孤儿》的改造。这篇文章将从改造的内容和原因两方面进行浅析,以展现伏尔泰对中国戏剧的创作思路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一、改造的内容

1.题材选择:《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的传世名剧,描写了赵盾、赵新生等人为了复仇而进行的斗争。伏尔泰在《中国孤儿》中选择了这个题材,并改编成了融合了西方戏剧形式和中国戏曲元素的剧本。他消除了原剧中的宗族观念,强调了爱情、友情、义理等普遍的人性与道德问题。

2.人物形象:伏尔泰在改造中创造了新的角色,并对原有人物进行了删改。他增设了“安纳克雷翁”这个角色,使剧情更加曲折有趣。同时,他对原剧中的赵盾、赵新生等角色进行了深入塑造,赋予了他们更加丰富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

3.剧情设置:伏尔泰在改造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情节,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趣。他在剧中注入了大量喜剧元素,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增加了观众的笑点。同时,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调整,给予了主要人物合理的归宿和结局,更符合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二、改造的原因

1.文化差异: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他对《赵氏孤儿》这样的传统中国剧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改造,他希望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戏剧形式相结合,使中国剧目能够更好地被西方观众所接受。

2.西方戏剧形式的借鉴:伏尔泰是西方戏剧的先驱和创新者,他借助对中国戏曲的改造也借鉴了中国剧目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他试图通过改造《赵氏孤儿》来探索新的戏剧形式,丰富西方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3.思想启示:伏尔泰是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他关注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等问题。通过改造《赵氏孤儿》,他将剧中的人性与道德问题突显出来,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4.观众需求:伏尔泰在改造中增加了喜剧元素和调整了结局,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和审美观。他希望通过改造,《中国孤儿》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综上所述,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改造体现了他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试图通过融合西方戏剧形式和中国戏曲元素来创作一部更加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剧本。通过改造,《中国孤儿》成为了一部展现人性与道德问题的作品,也展示了伏尔泰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创造力和独立精神。

浅谈千古名剧《赵氏孤儿》

浅谈千古名剧《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名赵武,又称赵文子(公元前598年-前541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夫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母为晋成公之妹,史称赵庄姬。 《赵氏孤儿》有关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但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情节叙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这一故事最早被搬上戏曲舞台是在元代,戏曲家纪君祥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创作了同名杂剧《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故事情节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後患。20年後,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作者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比如,把孤儿宫中藏匿改为宫外抚养;把孤儿在深山长大改为被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长大,后杀屠报仇;.把被请封的韩厥改为放孤后自杀;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程婴改为老宰辅和草泽医生等。 我个人以为,作者所做的这些改动有着极强的艺术效果。把孤儿宫中抚养改为宫外抚养,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一是合理增加了韩厥放孤后自杀的情节;二是为孤儿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创造可能性,而这一点又增加了戏剧的悲剧性。把赵盾门客公孙杵臼改为老宰辅,是为了突出传统的忠君思想,为了帝王的社稷,维护忠良,勇于献身;把程婴改为一般草泽医生则宣扬了“义”——道义和正义。另外,在元杂剧的剧本中,指明了屠岸贾屠戮了赵家300余口,为了斩草除根,屠岸贾下达了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的命令,这也是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同样也是艺术化的处理,以突出屠岸贾的残暴,反衬赵氏家族的忠义以及惨遭灭门之祸的冤屈。令观众对屠岸贾恨之入骨,对赵氏家族充满惋惜之叹和深深的同情。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戏曲著作,结构紧凑简练,人物形象鲜明,悲剧色彩十分浓厚,在当时的时代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和指向。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人的救孤行动实际上是一种爱国行动,为国家存忠良,灭残暴。因为元朝是一个由外族统治的王朝,建立在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上,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元朝称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汉人、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当地各族少数人民)四等。汉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极其压抑的,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就是为了表现元蒙统治下的民族矛盾,抒发对故宋王朝的怀念,突出反元复宋的主题。另外,赵宋的统治者以赵孤自比,对程婴等人大力褒扬,追封尊号,建庙祭祀。到南宋末年,程婴等三人已一步步晋封至王爵:程婴为忠济王,公孙杵臼为忠祐王,韩爵为忠利王。这样看来,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主题更加明显了。 在元杂剧的基础上,《赵氏孤儿》被改编为京剧、豫剧、秦腔、潮剧、越剧等剧目,深受人们喜爱。也有改编成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2010年陈凯歌执导的同名电影《赵氏孤儿》,曾经火爆一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京剧《赵氏孤儿》和豫剧《程婴救孤》。 1960年,王雁在京剧《搜孤救孤》的基础上,参考秦腔进行改编,由马连良饰程婴,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作品《中国孤儿》是他对中国古代名剧《赵氏孤儿》的改造。这篇文章将从改造的内容和原因两方面进行浅析,以展现伏尔泰对中国戏剧的创作思路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一、改造的内容 1.题材选择:《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的传世名剧,描写了赵盾、赵新生等人为了复仇而进行的斗争。伏尔泰在《中国孤儿》中选择了这个题材,并改编成了融合了西方戏剧形式和中国戏曲元素的剧本。他消除了原剧中的宗族观念,强调了爱情、友情、义理等普遍的人性与道德问题。 2.人物形象:伏尔泰在改造中创造了新的角色,并对原有人物进行了删改。他增设了“安纳克雷翁”这个角色,使剧情更加曲折有趣。同时,他对原剧中的赵盾、赵新生等角色进行了深入塑造,赋予了他们更加丰富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 3.剧情设置:伏尔泰在改造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情节,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趣。他在剧中注入了大量喜剧元素,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增加了观众的笑点。同时,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调整,给予了主要人物合理的归宿和结局,更符合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二、改造的原因 1.文化差异: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他对《赵氏孤儿》这样的传统中国剧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改造,他希望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戏剧形式相结合,使中国剧目能够更好地被西方观众所接受。

2.西方戏剧形式的借鉴:伏尔泰是西方戏剧的先驱和创新者,他借助对中国戏曲的改造也借鉴了中国剧目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他试图通过改造《赵氏孤儿》来探索新的戏剧形式,丰富西方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3.思想启示:伏尔泰是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他关注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等问题。通过改造《赵氏孤儿》,他将剧中的人性与道德问题突显出来,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4.观众需求:伏尔泰在改造中增加了喜剧元素和调整了结局,更加符合观众的需求和审美观。他希望通过改造,《中国孤儿》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综上所述,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改造体现了他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试图通过融合西方戏剧形式和中国戏曲元素来创作一部更加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剧本。通过改造,《中国孤儿》成为了一部展现人性与道德问题的作品,也展示了伏尔泰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创造力和独立精神。

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读后感 篇一:赵氏孤儿>读后感 在《赵氏孤儿》这本书,我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动。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中期,晋襄公死后,晋灵公继位。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劝谏,招晋灵公追杀。后来赵朔杀了晋灵公,晋景公登基。奸臣屠岸贾与赵朔不和,向晋景公谗言。阴谋得逞。杀害赵氏满门,赵朔的妻子是公主,得以逃到宫中。赵朔的妻子生下男婴后,被屠岸贾知道,程婴用自己的亲骨肉被屠岸贾乱刀砍死,公孙杵臼也被乱刀砍死了。后来赵武成人,才知原来当年屠岸贾乱刀砍死的竟是程婴的亲生骨肉。后来,赵武和程婴带兵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物就是程婴,他很忠实赵家,是忠实的门客,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虽然他为了报仇有点疯的地步,结果却也没有复仇成功,饮恨自杀。正所谓“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成大事者确实应该有他的那种谋略,要有所牺牲,牺牲自己的妻子,儿子,在仇人屋檐下卧薪尝胆十六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并且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能果断的作出决策,联合公孙仵臼,救赵家的唯一血脉。 我很难想像出人为了报仇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智慧、忍辱负重的精神。在仇恨面前,亲情,骨肉也变得不堪一击。 程婴和公孙杵臼为帮助忠义的赵氏不惜牺牲生命,这种侠义之风着实让人钦佩。尤其是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竟用自己的亲生骨肉为饵,来骗取屠岸贾的信任,而且甘心背负骂名十五载。报仇成功后,程婴不图回报,不慕荣华,以死明志,追寻故友,这种情义深深感动了世代们。 篇二:赵氏孤儿读后感 最近读了《赵氏孤儿》觉得深有感触,突然有种写读后感的冲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越看越想看,恨不得马上把它看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感慨万千,很想把这本书的内容告诉我舍友,我也试图跟她们讲这本书里到底讲什么,但是却都没成功。因为我不知道要从哪讲起,要怎么把我的思想,感慨告诉她们,把我想说的告诉她们。就算讲了,讲的时候我发现所描述的语言好苍白无力,好空洞,根本不可能把书里的情感,精彩部分告诉她们。 此事件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要人物有孤儿:赵武;晋灵公:晋国的国王;太后:晋灵公的母亲;赵盾:祖父,丞相;赵朔:父亲;惠公主:母亲,晋灵公的亲妹妹;屠岸贾:义父,太尉;吴姬:二祖母;屠岸冶桓:姨妈,也是心上人。程婴:赵盾的门客等等。 赵武:刚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被屠岸贾杀死,母亲就被哥哥逼死,成为一个孤儿。后来在程婴的掉包下,认屠岸贾为义父。小时候性格就比较怪异,没有受很好的管教,爱上屠岸冶桓,并发生性关系,从此难以自拔。对他姨妈感情之深厚,写出了不少精彩

《赵氏孤儿》的传播和影响

《赵氏孤儿》的传播和影响 一段历史扑朔迷离,一段往事历久弥新,一个故事几经改编,一部史剧驰名中外,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作者对古今中外有关《赵氏孤儿》的各种版本做了详尽的收集介绍,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剧本的传奇。 最早《赵氏孤儿》故事的版本,是春秋史学家、中国传统史学之父左丘明(约前502年-前422年)的《左传》版本。故事发生在前587年,晋国大夫赵朔已死,其妻晋成公之女庄姬与赵朔叔叔赵婴齐乱伦私通,引起赵家内讧。赵婴齐因家丑被放逐齐国,由此引起庄姬忌恨,遂联合与赵氏有积怨的栾氏等家族,以诬陷赵家谋反为由发难,除庄姬的儿子赵武在宫中抚养外,赵家几乎满门皆斩。晋国执政大夫韩厥力保赵氏,赵氏土地得以保留,后来又封于赵武,使赵氏家族得以复兴。 后来主要流传的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前145-前90)《史记?赵世家》的版本。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有宠于晋灵公的屠岸贾担任司寇,以惩治杀晋灵公凶手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族弟)为借口,诛杀赵家于下宫。赵朔之妻(晋景公的姐姐)当时怀孕在身,因在宫中幸免于难,遗腹子赵武被赵朔朋友程婴等救出,藏匿于山中。为了保护赵武,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用别人的婴儿替之,并被一起杀死。赵武

15岁时,在晋大夫韩厥的努力下,晋景公为赵氏昭雪,灭屠岸贾及家族,恢复赵氏封地。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戏剧鼎盛的时代。元代著名戏剧作家纪君祥,依据司马迁的故事和民间传说,改编成戏剧《赵氏孤儿大报仇》,仍简称《赵氏孤儿》。比起司马迁的故事来,这段戏剧故事更加悲壮感人。一是故事背景由晋景公改为晋灵公;二是庄姬抚养改为把孤儿托付给民间医生程婴后自缢身死,孤儿宫中藏改为宫外藏;三是程婴为拯救赵氏孤儿用他人孩子顶替改为献出了自己的独子;四是被请封的晋国大夫韩厥,改为为保留赵氏唯一血脉而拔剑自刎,赵盾门客公孙杵臼、程婴被改为老宰辅和草泽医生,并且公孙杵臼为替程婴隐藏赵氏孤儿撞阶而死;五是孤儿在深山中长大改为被仇人屠岸贾收为义子并在屠府中长大;六是孤儿成年后,是程婴而不是韩厥告诉赵氏孤儿一切,终于向屠岸贾复仇,从而完成了忠义战胜奸恶的大结局。后来广为流传的正是纪君祥所著的元杂剧版本。 此外,在我国古代,除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同一题材的作品外,还有南戏《赵氏孤儿记》及其后的明代传奇《八义记》和清代地方戏《八义图》等。需要指出的是,把赵氏孤儿与山西盂县藏山联系起来的是《八义图》等,而不是纪君祥的版本。由此可见,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也是版本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

浅析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改造及原因 摘要:《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已盛传已久,最早便有《春秋左传》记载,后来发展又有《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元杂剧《赵氏孤儿》,并且此题材也被传到欧洲地区,被伏尔泰改编成《中国孤儿》,两者虽然情节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大有不同,其剧情、人物、矛盾、主题等都反映了另一种思想倾向,但是两部戏剧都是以“救孤”为核心,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并宣扬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精神。同时,伏尔泰在对《赵》的改编的原因非常明确,想要表达的两种文明的冲突的结果,以及他对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信仰,体现出他个人自身的价值观,对人性的思考。由此《中》剧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情节简化人物主题转换改编的原因 一、伏尔泰对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的“改造” (一)取材相似情节,却比《赵》剧更简化 两个版本的故事都是以“救孤”为核心内容,以救孤精神为核心思想,但是,伏尔泰的《中》剧只保留了《赵》剧中的“搜孤”、“救孤”两个基木情节,简化了《赵》剧中曲折起伏的情节,把故事压缩到一昼夜。为了使主题更生动有趣,他还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了一个恋爱的情节(成吉思汗向尚德之妻伊达梅展开追求)。而且,故事的社会背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赵》剧叙述春秋时期的故事,《中》剧叙述的是元朝初年的故事。《中国孤儿》戏剧一共分为五幕,其大概情节:成吉思汗率军攻入汗八里(今北京),皇帝托孤于大臣尚德。成吉思汗诛死皇帝及诸王子时,发现遗孤失踪,遂派人追索。尚德以自己的幼子冒充遗孤交成吉思汗。尚德妻伊氏不忍亲子死于非命,遂向成吉思汗道出真情,愿代幼主就戮,请恕其夫及其子。成吉思汗数年前曾钟情伊氏,此番旧情复萌,想娶伊氏为妻,一切概不追究。伊氏不允,后来在转移遗孤时,不幸被擒。成吉思汗再次逼婚,又遭拒绝,不得不同意伊氏与其夫尚德诀别。夫妇相见,互陈衷曲,无屈服于淫威之心,唯以忠义相勉。此情此景感动了成吉思汗,使他幡然悔悟,不但免三人之死,且令尚德夫妇妥为抚养遗孤。 (二)升华矛盾主体,从家族矛盾转换为民族矛盾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的基本矛盾是屠、赵两个家族的世代冤仇,贯穿在整个剧中。一方是阴险狡诈、恃宠专权的武官屠岸贾,另一方面是忠臣为国的赵家,屠岸贾处心积虑陷害忠良,而程婴、公孙柞臼义无反顾地保护忠良,这对矛盾不可调和,并构成全剧陷害与反陷害,奸与忠的矛盾冲突。而伏尔泰深受中国精神文明的感染,在对原剧的矛盾冲突进行创作时,他一改原剧里诸侯国家内部的“文武不和”的矛盾,而想表现的是两个民族间的文化冲击。他虽然袭用了原剧的“搜孤”、“救孤”的情节,但其中所展示的矛盾内涵和性质却不一样。原剧的孤儿,是一个家族的后代,屠岸贾“搜孤”的目的是为了把赵家满门斩绝,以除后患,程婴等救孤,是为了保存赵家的命根,以图来日报仇雪恨。伏儿泰剧中的遗孤是大宋皇帝的后代,也是整个大宋王朝的最后象征,背后是大宋王朝(汉民族)的礼教和文化,成吉思汗搜孤,旨在扼杀大宋王朝的文化(也就是伏尔泰所仰慕的中国文化)的最后一个象征,以便在思想、文化上征服汉族。尚德夫妇誓死保卫大宋王朝这个幸存儿,是希望能让他以后重建国家、重整民族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伏剧的搜孤与救孤具有了两个民族的两种文化斗争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赵》剧。 (三)以儒家思想塑造人物,宣扬道德仁义。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在人物安排上与《赵》剧迥然不同。《中》剧里的中心人物从屠岸贾变成了成吉思汗,从程婴变成了张惕与伊达梅夫妇,并且伏尔泰删去了程婴将遗孤养大成人最终复仇的情节,有意不传达那种“杀身成仁”的观念,表明伏尔泰对这种观念还

《赵氏孤儿》经典化研究

《赵氏孤儿》经典化研究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自其问世以来,就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将对《赵氏孤儿》的经典化现象进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赵氏孤儿》的文化背景 1. 明清社会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 传统文学对《赵氏孤儿》的影响 三、《赵氏孤儿》的创作背景 1. 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 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意图 四、《赵氏孤儿》的文学价值 1. 作品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2. 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贡献 五、《赵氏孤儿》的艺术价值 1. 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2. 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六、《赵氏孤儿》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1. 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传承 七、《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原因 1. 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中的地位 2. 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 八、《赵氏孤儿》的经典化影响 1. 经典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2. 经典化对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九、结论 1.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研究结论 2. 作品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1. 引言 在引言部分,可以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该研究的重要性和需要。另外,需要清晰阐明本文研究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后续的研究部分做铺垫。 2. 《赵氏孤儿》的文化背景 在这一部分,可以探讨明清社会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对《赵氏孤儿》的影响,例如经济状况的影响等。同时,可以分析传统文学对《赵氏孤儿》的影响,揭示作品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 《赵氏孤儿》的创作背景 这一部分需要着重探讨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分析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意图,揭示作品的初衷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

中国孤儿和赵氏孤儿影响研究从《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看影响研究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主臧用实证的方法确立两国文学间或多国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而影响研究真正的含义是指以历史方法来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事迹联系研究。其实简单地说,影响研究即一个国家的文学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主要是讲一个国家的一部作品对另一个国家的作品的影响,比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首先,影响研究要建立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文学的接触与交流上。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戏剧《中国孤儿》就是是根据中国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改编而成的。而伏尔泰也是看了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赵氏孤儿》才有感而创。所以,伏尔泰正是受到中国的思想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作品的影响,才会创造出《中国孤儿》,虽然《中国孤儿》与《赵氏孤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伏尔泰本无论是在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及发生时间,还是思想主题和创作倾向,与纪本相比,都相去甚远。但在此,我先讲讲《赵氏孤儿》是如何影响《中国孤儿》的。 首先,《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都是在围绕搜孤救

孤展开的。情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赵氏孤儿》春秋时代发生在晋国的一段故事。屠岸贾为剪灭异己赵盾,斩草除根,屠杀赵氏遗孤,程婴用药箱将遗孤救出,守将韩厥见程婴一腔正义,十分感佩,放走程婴和遗孤,自己拔剑自刎。为了保全赵氏孤儿,程婴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公孙老人顶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后由程婴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程婴为赵孤取名赵武,并将他养大成人,最后赵武杀死了屠岸贾,为家族报仇。而《中国孤儿》发生在宋元交际之时,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宋皇临死前向大臣臧惕托孤,臧惕为救遗孤,以亲生儿子冒名顶替大宋遗孤,其妻伊达美不忍,向成吉思汗道出实情,以求保住儿子一命,成吉思汗以其夫、其子及大宋遗孤三人的性命为要挟,向伊氏求婚,伊氏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大义凛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逼婚,并积极投入救孤活动。最后成吉思汗下令赦免臧惕夫妇,并收大宋遗孤及臧惕之子为义子。剧本以成吉思汗恳求臧惕留在宫中以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教化元朝百官而结束。 另一方面,《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主题就是歌颂“义”、“仁”等儒家传统美德。《赵氏孤儿》中有忠奸对立。在剧本中,赵、屠两个家族已分别被符号化为忠、奸的代表,如赵氏家族被尊为“忠孝的公卿”,而屠岸贾

(补充2)《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文: 《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范存忠 一 《赵氏孤儿》传入法国,是在1732年——1733年间。1734年,法国《水星杂志》发表了该剧的段落。1735年,巴黎耶稣会教士杜赫德的《中国通志》出版,其中有《赵氏孤儿》的全译本,译者是在华耶稣会士马若瑟。 马若瑟,1698年(康熙37年)到中国,1735年(雍正13年)死于澳门。 他汉语水平很好,译过一些宗教书籍,还有书经和诗经。不过他译的《赵氏孤儿》很不完整,只保留了一些宾白,曲子一概未译。(明徐渭言:“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所以只有宾白的中国戏曲,精华丧失很多。) 《中国通志》当时很受欧洲重视,其他语言很快开始翻译。1736年,第一个英译本就出现,随后还有更全面的版本,英国很快接触到了这部书。 二 杜赫德本人没有到中国,他主要从事编辑工作。他认为中国戏剧和小说差不过,意在惩恶扬善。他批评中国戏剧没有遵守三一律等欧洲规则。 伏尔泰的朋友阿尔央斯侯爵在《中国人信札》中对《赵氏孤儿》进行了更详细的评论。 他首先批评《赵氏孤儿》没有遵循三一律,特别是时间和地方方面的规定。 此外,他认为《赵氏孤儿》违反了古典主义的或然律,如演员的自我介绍,屠岸贾一上台就说:“某乃晋国大将军屠岸贾是也。” 三

英国批评家中,赫德1751年对其进行了仔细的讨论。他主要是考察了该剧和古希腊悲剧有何相似,认为两者在布局和结构上有很多相似,进而肯定了该剧的成就。他指出,两者都是因为很好地模仿了自然,所以尽管两者没有交流,但在写作方法上有一致的地方,“一般通行的原则可以产生写作方法的相似”。 四 英国的哈切特1741年对《赵氏孤儿》进行了改编,取名《中国孤儿》。中国戏剧的改编,这是第一次。他对剧中人物做了极大的改动,屠岸贾改成萧何、公孙杵臼改成老子、提弥明改成吴三桂、赵武改成了康熙。 不过,剧情基本符合原作。在第三幕加了医生和医生太太商量、争辩的场面。 后两幕改动较大,第四幕中,首相想让医生用药毒死国君。医生和朋友商量,将大将军死难的经过画在黄袍上,等待机会。这时,大臣们正纷纷向国君控诉首相,而国君需要证据。第五幕,中国和鞑靼发生战争,首相与国君讨论失利的原因,医生出示黄袍,把事情真相告诉了国君。结果,首相伏法,国君奖赏了有功人员,并给老子修了庄严肃穆的坟墓。全剧在群众的欢呼中结束。 五 哈切特这出剧从来没有上演过。它的政治意义大于它的戏剧意义。这出剧是献给阿格尔公爵的,哈切特在献词中就指出,剧的主题是揭露朝廷腐败。 当时英国的首相是辉格党人瓦尔帕尔,他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他为中心形成“在朝党”。他的反对党被称为“在野党”,包括蒲伯、斯威夫特、菲尔丁等文人,也包括战功卓著的阿格尔公爵。 哈切特也是在野党的作家之一。他通过《中国孤儿》就抨击了首相的执政。 阿格尔公爵曾1740年在上议院对瓦尔帕尔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因而被免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赵氏孤儿》中,是武将陷害文臣,而在《中国孤儿》中,是文臣迫害武将。

中国孤儿 反应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中国孤儿反应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在这个悲剧里,孤儿的命运只是故事生发的原点,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伏尔泰实际上把情节的重心悄悄置换成对奚大美的争夺上了。伏尔泰企图借助这一故事重心的转移,巧妙地将《赵氏孤儿》的复仇主题,转换成了《中国孤儿》中,宋朝遗民代表的文明的儒家文化与元朝统治者代表的野蛮文化间的冲突。这一转换是有效的(虽然不无逻辑上的裂缝),在枫丹白露演出的成功就是证明。伏尔泰正是以这样的情节,让他的人物在《中国孤儿》中展开表演,并以此来表现它对中国的文化想象。 在《中国孤儿》中,盛悌正是伏尔泰心目中的孔子伦理学的完美的承载者,换句话说,也是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承载者。盛悌并不是力挽狂澜的人物,在王朝覆灭文明存亡绝续之际,他只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者,但伏尔泰笔下的这个儒者,却仍不失为一个英雄。他毅然担负起拯救宋室遗孤的责任,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独子换取太子的性命。但他这样做主要并非是对皇帝的忠心,而首先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生命的关怀。有意思的是,伏尔泰笔下的这个儒生,并不教条。他有节操,敢于为保护孤雏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儿子的生命,但当他知道成吉思汗对妻子的感情后,反而尽力劝妻子活下来。伏尔泰通过盛悌这个人物,向他同时代的西方人展示他想象中的儒家文化,在他看来这种文化把维护正义看得高于一切,注重操守甚于生命,却绝不流于迷信,决不偏执。

从《中国孤儿》产生的现实因素来说,它就是伏尔泰与卢梭论战的结果。1750年,卢梭凭一篇征文的获奖一举成名,在这篇征文里,卢梭以中国作为一个例证,证明科学对人类的危害,文明的无用。他说:“在亚洲就有一个广阔无垠的国家,在那里文艺是为人尊崇、摆在国家的第一位。如果科学可以纯化风俗,如果它能教导人们为祖国流血,如果它能鼓舞人们增长勇气,那么中国人民就应当是聪明的、自由的而且不可征服的。然而,如果没有一种邪恶未曾统治过他们,如果没有一种罪行他们不曾熟悉,如果无论大臣们的见识或者法律所号称的睿智或者那个广大帝国的众多居民都不能保障他们免于愚昧 而粗野的鞑靼人的羁轭的话,那么他们的文人学士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所堆砌的那些荣誉又能得出什么结果呢?结果不就是住满了奴隶 和为非作歹的人吗?”。

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 比较文学接受学

《赵氏孤儿和我国孤儿比较文学接受学》 1. 概述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关于孤儿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赵 氏孤儿》。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孤儿的关爱和成长,更深 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的变迁。本文将就赵氏孤儿这一经典 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其他孤儿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文 学接受学中的价值和影响。 2. 赵氏孤儿的故事 《赵氏孤儿》是我们我国古代戏曲中的精品,它描绘了孤儿赵氏的成 长历程。赵氏从小失去双亲,被养母柴氏抚养长大,并最终成为一个 忠诚的将领。在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孤儿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坎 坷和困难,但最终他们却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 3. 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其他孤儿形象 除了《赵氏孤儿》,我国传统文学中还有许多关于孤儿的形象。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秦可卿,她也是一个孤儿,她通过奋斗和努力, 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另外,在《红楼梦》中,也有一些关于孤儿 的描写,如贾琏的孤儿胭脂,她在小说中展现出了孤儿的坚强和勇敢。 4. 孤儿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学中的意义

孤儿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具有辛 酸和坎坷的成长历程,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 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历程,更是我 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他们的命运和成长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普 遍现象和人生规律。 5. 个人观点和总结 从赵氏孤儿和我国传统文学其他孤儿形象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 到孤儿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我国传 统文学中重要的形象创作,更是我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体现。通过研 究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学的内涵和价值观,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生规律。通过对孤儿形象的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孤儿形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具有坎坷和艰 辛的成长历程,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坚韧和勇敢的品质,以及对幸福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缩影,更是对我国传 统价值观和人生规律的反映。通过对孤儿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 自己。 在《赵氏孤儿》中,赵氏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 持着对正义和忠诚的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个忠诚的将领。这一形象展 现了古代我国人对孤儿的关爱和教育,同时也强调了正直、坚毅和忠

结合赵氏孤儿孤儿案评价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结合赵氏孤儿孤儿案评价中国传统司法文化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一开场,吴 秀波、孙淳饰演的程婴与屠岸贾,就有不少忠奸对决的大戏,很是抢眼。《赵氏孤儿》作为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人称它为中国的《哈姆雷特》,伏尔泰曾将之改编为《中国孤儿》,王国维则认为其“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说的都是它作为经典的价值。相信只要改编 得当,传达出悲剧的文化价值,这一故事放在今天也极具现代性和震撼力。 改编《赵氏孤儿》,无疑难度很大。《左传》和《史记》对这一史实的记述有很大不同,无论怎样裁切史料,都可能引起争议。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取材《史记》:晋国文臣赵盾因与大将屠岸贾有隙,满门三百口亲丁净被屠岸贾冤杀,只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成为这个家族讨回正义的唯一寄托,也像是正义留在世间的一个火种。于是,谁抱起这个婴儿,原本的生活就会被彻底毁坏,不自觉地卷入到这场正义之战中。从门客兼医人程婴,到大将韩厥、好友公孙杵臼,或为承诺,或因义愤,或重友情,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场拯救孤儿的行动中。可以说,每有一个人慷慨赴死,正义在世间就多了一份存在的希望。生命的激情与悲壮,一轮轮鲜血和勇气的较量,体现的正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精神和信念所爆发出的巨大力量。 《赵氏孤儿》改编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程婴的主动献子。血缘是儒家家族文化的根基,人人皆知“虎毒不食子”的常理,程婴献子正是对这一观念的超越。当有一个巨大的不义存在,当有更多的婴儿等待

拯救、更大的正义等待实现时,人是可以做出这种超越性的选择的。程婴违背人性的选择,是这部悲剧的关键所在。《赵氏孤儿案》对此段的处理,比较严谨、合情合理,尤其对程婴与公孙谋划此计的处理,不仅丰富了原剧的情境,也很有古典戏剧的风韵。 《赵氏孤儿案》虽对元杂剧做了很多改编,在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上增加了很多细节,但还是尊重原剧之魂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复仇与正义的价值认知。儒家认为伦理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础,当社会和法律无法对罪犯实施惩罚时,儒家把个人的复仇,也看做是彰显正义与天道的一种合理手段,所谓“善恶有报,不是不报”。复仇看似残酷,却是寻求人间正义和彰显天道正义的一种人性行为。《赵氏孤儿》的几位义士,在婴儿无法主宰自己命运时,保留复仇的火种,其实是在替天行道,因为血亲复仇是合理的。如果把“三百口亲丁”灭门,视为一个巨大的不义,也就自然理解了那些义士超越人性和死亡的各种选择,是“替天行道”的巨大情怀促使他们完成各自的行动,电视剧对此做了较为充分的阐释。 近年影视剧改编历史经典常常遭遇各种质疑。对经典究竟是忠实还是创新,成为核心焦点。改编者几乎都声称自己更尊重原著的精神,哪怕是有所创新,也把它标榜为更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如何让经典记忆与当下的审美潮流,做到尽可能完美的对接,是所有创作者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创新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传统价值的新情感,体味经典的韵味与内涵。从这个角度说,《赵氏孤儿案》尊重了原著所展示的文化价值,尽最大可

谈影片《赵氏孤儿》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

谈影片《赵氏孤儿》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改编 作者:王风云周军 来源:《文学教育》 2011年第19期 内容摘要: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主旨模糊、情节虚假,人物形象也立不起来,是改 编得很不成功的作口口。 关键词:赵氏孤儿报仇义士可信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改编自元杂剧《赵氏孤儿》,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 旨等均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一、由“大报仇”到“不报仇”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剧本通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复 仇主题,宣扬了正义必胜的精神信念,赞颂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人 格力量。作品也以隐喻的手法,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意识。剧作表现出震人心魄、催人肝胆的悲 剧美。伏尔泰认为《赵氏孤儿》乃“具有历史真实性及感染力的好剧”。 陈导曾说,不再让赵氏孤儿报仇雪恨。此为明智之举。影片中赵武出征前程婴和韩厥告诉 他他的身世,赵武不相信。出征回来屠岸贾受伤快要死了,赵武以要和干爹一起死逼程婴拿出 解药。屠岸贾醒过来后赵孤回家,程婴和韩厥再次给他讲他的身世,赵孤终于相信了。程婴和 赵孤一块儿去找屠岸贾。赵孤和屠岸贾打了好几个回合,给人的感觉是赵孤不是屠岸贾的对手, 屠岸贾手下留情了。可赵孤说“我就要你的命,给我爹报仇”,这时程婴推门而入,站在二人 中间,说“你该杀的人是我”,屠岸贾说完“你还没尝到生不如死的滋味,让开”后出剑,程 婴阻挡,被屠岸贾刺中,赵孤这时出剑,杀死了屠岸贾。 陈导本想要表现“不报仇”的主旨,影片中也反复出现“怎样才能没有敌人”的情节,可 却在影片中展现了报仇的情节,看过影片,让人感到很费解。 二、由义士的颂歌到对“舍身取义”的怀疑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三义士为全剧的灵魂,为了赵孤,程婴舍 子、公孙杵臼和韩厥舍命,剧本借赵孤的故事成就了三人之“义”。 陈导对原作中表现的对义士的颂扬并不十分认同,他在回答《嘹望周刊》记者的提问时这 样说:“……纪君祥故事写得好,但其中的意思我是不太同意的,因为人会不会主动献死,这 是一个问题。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就觉得会,但是这不可信。” 因为坚信“人不会主动献死”,杂剧中的程婴舍子变成了影片中的程婴惜子。程婴的“义” 是在被动中表现出来的。程婴很被动地献出自己的儿子救下赵孤;因为坚信“人不会主动献 死”,当程夫人告诉公孙杵臼“我把赵家的孩子给交了”时,公孙大人说“换了我也不会交出 自己的孩子”;因为坚信“人不会主动献死”,程婴、韩厥讨论如何告诉程勃真相,韩厥表示 告诉赵孤那个替他死的孩子就是程婴的儿子,赵孤不会相信时,程婴说“那我的儿子不是白死了”;因为坚信“人不会主动献死”,韩厥由杂剧中的舍己变成惜命,他奉命来取孩子,和庄 姬好一阵争抢,最后韩厥抢得孩子,庄姬求他放了孩子,他说“还给你,我就是死路一条”, 抱着孩子跑,恰巧踩到程婴放在地上的鱼,翻了一个大跟头,孩子也失手飞出老高(幸亏被程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赵氏孤儿》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2019年精选文档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赵氏孤儿》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 元代著名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传教士马若瑟译成法文,于1735年被刊载于《中华帝国通治》。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根据有关资料,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中国孤儿》。据考证,伏尔泰的剧本来源是中国元朝戏剧家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木,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根据中国戏剧题材改编成的剧本。 一、《赵氏孤儿》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 杂剧《赵氏孤儿》参考了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第四十三卷《赵世家第十三》。此剧之元刊本为四折,明刊《元曲选》本将第四折又分为两折,成为五折(加楔子)的体例,为赵氏孤儿清晰地画出了一条生命的轨迹。《赵世孤儿》中托孤、搜孤、救孤,最后由孤儿长大成人报仇雪恨的故事模式,通常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民族矛盾、部落冲突格外尖锐的时候其生活内容投射到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寓言文化现象①。《赵世孤儿》产生的时代,正是蒙古民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屠戮式的征服, 无顾忌的掠夺,跋息的统治,种族歧视的压迫,使得被武力压迫与血腥威胁的人们,心里怀有更强烈的反抗愿望与复仇情感。屈从一时,忍辱含羞,卧薪尝胆,他年报仇,几乎成了处在征服与反征服、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旋涡中心的人们熟悉也习惯的情感方式与情感内容。1912年,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指出:“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

《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离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它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悲剧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②。其主题就是歌颂“义” “仁”等儒家传统美德。孟子有言:“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四端”,加上“信”,便是儒家标举的五“德”。从作品具体内容看,它突出一个“义”字,一个“仁”字。因此被搬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经久不衰。 二、《赵氏孤儿》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 1.文化交流的使者:马若瑟译介《赵氏孤儿》为《中国悲剧: 赵氏孤儿》。1689年,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来到中国将《赵氏孤儿》这部元代文学杰作译成了法语,取名为《中国悲剧:赵氏孤儿》,寄给法国富尔蒙土室图书馆。该剧译本片段于1713年2 月发表在巴黎《水星杂志》上,全文则收入法国耶稣会会士杜赫尔德主编的《中国通志》(1735),此乃中国戏曲在西方的首个译本。根据马若瑟的译本:《中国悲剧:赵氏孤儿》,1736年 译为英文本出版;1744年译为俄文本出版;1749年译为德文本出版。于是《赵氏孤儿》剧本流行欧洲并风靡一时。1753年,作家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于1755年8 月20日在巴黎上演,引起强烈反响,并于同年在巴黎出版发行。1759年,英国剧作家阿瑟莫菲又把《赵氏孤儿》改编在伦敦上演,使其成为显赫一时的悲剧作家。《赵氏孤儿》不断在欧洲国家上演,引起了欧洲文学界的

中西方视角下的《赵氏孤儿》解读-戏剧论文-艺术论文

中西方视角下的《赵氏孤儿》解读-戏剧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引语 《赵氏孤儿》是一部杰出的悲剧. 其全名为《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为《赵氏孤儿冤报冤》.译者是法国传教士马约瑟,他于1731 年在广州把《赵氏孤儿》译成法文,原作是元代纪君祥(一说为纪天祥)所作,法译本取名为《中国悲剧赵氏孤儿》,1734 年巴黎《法兰西时报》、翌年《中华帝国志》先后刊发,在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伏尔泰就是以马约瑟神父的法文本为素材创作出《中国孤儿》的.《赵氏孤儿》是传入欧洲的第一部中国戏剧. 《赵氏孤儿》播传世界有赖于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改编.

一个孤儿,一个来自中国的孤儿,在辽阔的亚欧大陆的两端,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东方,由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高扬忠君爱国的主题,上演了一场忠正与邪、舍己救人、大仁大义的好戏;在西方,由伏尔泰改写的《中国孤儿》,歌颂了理性仁爱和责任等高尚的情操,把爱情、国仇和忠勇完美地糅合到了一起. 二、《赵氏孤儿》的西方热 在欧洲18 世纪,曾经掀起过一阵中国热,凡是来自中国的东西都大受追捧, 中国的瓷器、茶叶、园林、漆器等物品先后经由海上输送到了欧洲,在各国受到热烈欢迎,上至王公贵族,下达黎民百姓,都不遗余力地追捧着中国,一时间,中国成为时髦;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货物一起到达欧洲的还有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制度,欧洲人对这个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莱布尼茨指出:如果说,在工艺技术方面我们与他们并驾齐驱,在思辨科学方面我们走在他们前面,那么,在实用哲学方面,也就是说,在道德戒律方面, 在适用于现世生活和凡人的方面,他们肯定超过我们,尽管承认这一点令人脸红.确实,中国人巧妙地用法律来实现公共安宁和建立社会秩序,使人们在彼此关

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变异研究

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的 变异研究 摘要:《赵氏孤儿》故事在中国由来已久,自产生起就对中国社会其中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经过了多次的改编,近些年还被翻拍为影视作品。除了在 国内的传播,它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其中最成功的改编者是伏尔泰创作的《中国孤儿》。不同的时代、社会背景,作 家不同的写作目的都会影响作品的内容。因而伏尔泰的作品相对于纪君祥的原著 还是做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本文意在立足比较文学变异学,对纪君祥的《赵氏 孤儿》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这两部作品做一个深刻的比较,从时间背景和作 者的写作目的上探讨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并揭示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孤儿》伏尔泰《赵氏孤儿》纪君祥女性形象启蒙主义 儒家思想 绪论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粹艺术,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22年7月 23日至8月7日举办“大戏看北京光影传国粹——京剧电影展映”活动,此活 动重新将《赵氏孤儿》这一经典京剧电影拉回了人们视线。 2010年上映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年度巨制《赵氏孤儿》电影,2013年电 视剧版《赵氏孤儿》也悄然上映,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追寻剧本来源,我 们得知,赵氏孤儿这一故事情节早在先秦就在民间流传,《左传》最早对这一故 事进行了完整的论述,之后在《史记·赵世家》中也有相关记载。但影视版的 《赵氏孤儿》最直接的来源是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13C),元杂剧版的《赵氏孤儿》出现后,受到了广泛的流传,甚至在500多年后1735 年由传教士马若瑟翻译到了国外,后来经过了英国哈切特(1741年)、法国伏尔

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研究

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研究 18世纪时,中国古典戏剧开始远涉重洋,传播到了遥远的欧洲。《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走出国门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人们对它改编和研究的热情始终不减。其中,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就改编了这部元代的悲剧,名为《中国孤儿》,它不但展现出两种文明的冲突,更是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思考,表达出对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信仰和对中国精神文明的仰慕,使个人自身的价值观得以体现。由此《中国孤儿》剧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伏尔泰对《赵氏孤儿》改编的四个方面 《赵氏孤儿》(以下简称《赵》)与《中国孤儿》(以下简称《中》)在文化意义上相互交流和影响,事实上是一种多层次上的“对话”,而为了更好地阐发和更清楚地认识这两部戏剧间的不同特征,下面就改编的四“步”曲进行描述,挖掘出“对话”的内涵。 (一)情节取材:核心相似却更为简化紧凑 两部戏剧虽都以“搜孤救孤”为核心内容,但是《赵》剧的弄权、陷害、搜孤、托孤、救孤、养孤、报仇等一系列复杂的情节使得内容过于纷杂,戏剧展开时间过于冗长,不符合经典的西方戏剧观念“三一律”;而其中涉及的公主为

保住孤儿自杀,门将韩厥、公孙柞臼舍生取义,程婴舍子成仁等壮烈场面,对于崇尚中国文化以及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哲学理性主义者来说过于悲惨。因此,伏尔泰运用古典主义美学标准进行了第一步的改编,他只采用了原剧的“搜孤”与“救孤”两个主要情节,把故事的展开精简到一昼夜。 为了弥补《赵》剧“缺乏感情的发展和风俗的描绘”,以展示“鞑靼人、中国人的风土习俗”,使主题更为丰富多变,他另辟蹊径,融入成吉思汗与其昔日爱慕的伊达美之间爱情纠葛。与此同时,将故事的社会背景分置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把《赵》剧所处的春秋时期,改为元朝初年,以崇拜武力征服的成吉思汗惭愧自悔,在让臧惕夫妻团圆的同时,更归还先王之子交为抚养,自立学做一个“以文德为先,讲正义,阐扬理性”[1]的人作结。戏剧经过这样的组合削改,情节简化,却更为缜密,增添了法国18世纪的启蒙主义色彩。 (二)人物塑造:从“人性”角度展现西方文化 在人物安排上,伏尔泰进行了第二步改编,作为主要人物的屠岸贾变成了成吉思汗,作为核心人物的程婴变成了臧惕与伊达美夫妇。在《中》剧中,成吉思汗暴烈残酷,谁招恼了他,他就要“直杀到天的尽头”[2],出乎意料的是,伏尔泰没有沿用《赵》剧中“在二十五年的等待后,孤儿长大成人为家族报仇雪恨”[3]的片段,情节就在成吉思汗的“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