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复习讲义

苏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复习讲义

第5课时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课标要求说明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 TP的过程。

(2)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4)能量转换: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提醒①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进行。

②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而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③科学家就线粒体的起源,提出了一种解释: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好氧细菌,二者在共同繁衍的过程中,好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2.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乙醇和CO 2,或分解成乳酸等物质,同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 (2)场所:全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3)过程

第一阶段

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产乙醇

[H]+丙酮酸――→酶乙醇+CO 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产乳酸

[H]+丙酮酸――→酶乳酸 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等

(4)产物不同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酶不同。

②根本原因:基因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源于必修1 P 94正文: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的简化表示方法。

(2)必修1 P 94“知识链接”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这三大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都先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进入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 2和H 2O ,释放能量用于ATP 合成。

(3)必修1 P 94“知识链接”:柠檬酸循环也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通过柠檬酸循环,糖可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也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和糖异生途径转化为糖或甘油。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和去路

(1)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 的来源和去路

(2)无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 的来源和去路

无氧呼吸中的[H]和ATP 都是在第一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中[H]在第二阶段被全部消耗。

4.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以例)

(1)依据反应方程式和发生场所判断

(2)通过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①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②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结论

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

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经死亡

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

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

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左移左移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底物中除糖类外还含有脂质

③误差校正: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三。装置三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思考①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②若选用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测定细胞呼吸速率,需将整个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考向一细胞呼吸过程的综合分析

1.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由线粒体呼吸链酶组成,由于线粒体中需要经呼吸链氧化和电子传递的主要是NADH和FADH2,所以可将呼吸链分为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下图是这两条呼吸链相关路径。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

B.NADH在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产生,在第三阶段消耗

C.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和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都可用于还原O2

D.辅酶Q参与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与ATP的形成关系密切

答案 C

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而不能用于还原氧气,C错误。2.(2023·江苏苏州高三模拟)糖酵解时产生大量还原型高能化合物NADH,在有氧条件下,电子由电子载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O2氧化,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隙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H2O

C.电子传递链对线粒体内膜两侧H+梯度的形成起抑制作用

D.H+在跨膜运输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中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储存

答案 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H+由线粒体基质进入线粒体膜间隙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前两个阶段产生的NADH与O2反应生成水,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NADH中的H+和电子被电子传递链所接受,结果使得线粒体内膜外侧H+浓度升高,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H+梯度,即电子传递链对线粒体内膜两侧H+梯度的形成起促进作用,C错误;分析题图,NADH中的能量变为H+的电化学势能,再通过H+向膜内跨膜运输变为A TP中的能量,D正确。

3.(2023·江苏南京高三检测)下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物质a中会检测到18O

B.条件Y下,产生的物质a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

C.酵母菌产生物质b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D.条件X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答案 C

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水中的O来自O2,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物质a(水)中不会检测到18O,A错误;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a为水,物质b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才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物质b为二氧化碳,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条件X 为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存留在酒精中,D错误。

考向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4.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乙醇

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

D.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RQ会大于1

答案 D

解析水淹时,根细胞可进行产生乙醇和CO2的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会大于1,A正确;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产生乙醇和CO2的无氧呼吸,在葡萄糖培养液中RQ=1,说明消耗的氧气与产生CO2一样多,则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由于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量大于产生的CO2的量,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一样多。所以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说明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C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一样多,故RQ=1,D错误。

5.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速率/(mol·min-1)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速率/(mol·min-1)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乙醇的速率为0.6 mol·min-1

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乙醇发酵

D.表中5个氧浓度条件下,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答案 C

解析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CO2产生速率分别为1.2 mol·min-1和0.4 mol·min-1,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即有1/2的葡萄糖用于乙醇发酵,C错误。

6.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装置1和装置2有色液滴均不移动,则表明酵母菌无生命力

B.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有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C.装置1和装置2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影响有色液滴的移动

D.若装置1和装置2有色液滴向左、右移动距离均为3个单位,则两个装置内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2个单位

答案 D

解析若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动3个单位的距离,则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0.5个单位,装置2中液滴向右移动3个单位,说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量的差值为3,则无氧呼

吸消耗葡萄糖1.5个单位,装置1中酵母菌也可能会进行无氧呼吸而消耗葡萄糖,因此两个装置内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可能会大于2个单位,D错误。

考点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

(3)CO2和酒精的检测

检测产物所用试剂现象

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绿色3.实验现象

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出现变化的快慢

酸性(硫酸)条件下

的重铬酸钾溶液

甲组(无氧) 变混浊程度低(或慢) 出现绿色

乙组(有氧) 变混浊程度高(或快) 无变化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提醒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方法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两组都是实验组,两组之间相互对照。教材中对比实验的实例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实验;③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④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考向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7.(2023·江苏镇江高三模拟)酸性重铬酸钾既能将酒精中的羟基氧化成羧基,也能将葡萄糖中的醛基氧化成羧基,因此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和葡萄糖都会出现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的颜色变化。在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下列检测或鉴定不一定能成功的是()

A.可在B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检测CO2的产生

B.培养一段时间后,向A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是否消耗完

D.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充分耗尽葡萄糖后再进行鉴定

答案 B

解析该装置的B瓶中可加入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变混浊检测CO2的产生;培养一段时间后,从A瓶中取少许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有无酒精产生;斐林试剂可检测葡萄糖的有无,故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是否消耗完;酸性重铬酸钾既能将酒精中的羟基氧化成羧基,也能将葡萄糖中的醛基氧化成羧基,故应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充分耗尽葡萄糖后再进行酒精的鉴定。

8.(多选)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绿色

答案BC

解析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基本相同,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错误;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绿色,D正确。

1.(2022·江苏,8)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 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 TP

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

答案 B

解析光照下,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来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有氧呼吸中产生的ATP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错误;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 TP,D错误。

2.(多选)(2022·江苏,15)下图为生命体内部分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三羧酸循环是代谢网络的中心,可产生大量的[H]和CO2并消耗O2

B.生物通过代谢中间物,将物质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相互联系

C.乙酰CoA在代谢途径中具有重要地位

D.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都储存于A TP

答案BC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三羧酸循环是代谢网络的中心,可产生大量的[H]和CO2,但不消耗O2,呼吸链会消耗O2,A错误;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

3.(2022·山东,4)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该途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生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与有氧呼吸产生的还原型辅酶不同

B.与有氧呼吸相比,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少

C.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产物的生成

D.受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可由该途径的中间产物转化生成

答案 C

解析正常生理条件下,只有10%~25%的葡萄糖参加了磷酸戊糖途径,其余的葡萄糖会参与其他代谢反应,例如,有氧呼吸,所以用14C标记葡萄糖,除了追踪到磷酸戊糖途径的含碳产物外,还会追踪到参与其他代谢反应的含碳产物,C错误。

4.(2022·河北,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

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

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

答案 B

解析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成分是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有机物经有氧呼吸氧化分解,可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B正确;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错误;酸性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呈现灰绿色,而通气培养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故酵母菌液过滤后的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不会变为灰绿色,D错误。

5.(2020·全国Ⅰ,2)种子储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 2吸收也无CO 2释放

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比释放CO 2的多

答案 D

解析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 +6O 2――→酶

6CO 2+12H 2O +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或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据此推理,若产生的CO 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产生乙醇和CO 2的无氧呼吸,A 项正确;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物为乙醇、CO 2的无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比释放CO 2的少;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等于释放CO 2的分子数,D 项错误。

一、易错辨析

1.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唯一能利用的物质( × )

2.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 × )

3.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

4.有氧呼吸的实质是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并且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 )

5.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氧气参与,所以有[H]的积累( × )

6.水稻根、苹果果实、马铃薯块茎等植物器官的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乙醇和二氧化碳( × )

7.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 )

8.和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释放的能量较少( × )

9.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 )

10.过保质期的酸奶常出现胀袋现象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 )

二、填空默写

1.(必修1 P 93)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 2或其他物质,同时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请书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1)有氧呼吸:C 6H 12O 6+6H 2O +6O 2――→酶

6CO 2+12H 2O +能量。

(2)产乙醇的无氧呼吸:C 6H 12O 6――→酶2C 2H 5OH(乙醇)+2CO 2+能量。

(3)产乳酸的无氧呼吸:C 6H 12O 6――→酶2C 3H 6O 3(乳酸)+能量。 课时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某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需排除未消耗完的葡萄糖对无氧呼吸产物酒精鉴定的影响(已知酒精的沸点为78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因两者都具氧化性

B.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90 ℃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后进行鉴定

C.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

D.可用斐林试剂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鉴定,判断葡萄糖是否消耗完

答案 A

解析葡萄糖、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因两者都具还原性,A错误;由于酒精的沸点为78 ℃,因此,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90 ℃水浴,收集挥发气体(酒精)冷凝处理后进行鉴定,这样避免葡萄糖的干扰,B正确;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这样可使葡萄糖消耗完,避免对酒精的鉴定造成影响,C正确;斐林试剂能鉴定还原糖的存在,而葡萄糖为还原糖,因此,可用斐林试剂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鉴定,判断葡萄糖是否消耗完,然后再检测酒精的存在,D正确。

2.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X下,ATP的产生只发生在葡萄糖→丙酮酸的过程中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H2O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与乙醇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绿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仅为线粒体基质

答案 A

3.研究发现,真核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注:图中小黑点都表示Ca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2+进出内质网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B.Ca2+通过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来影响脂肪合成

C.若蛋白N功能减弱,则Ca2+在线粒体中的含量迅速下降

D.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答案 B

解析图中Ca2+进内质网是主动运输,出内质网是协助扩散,A错误;Ca2+通过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来影响脂肪合成,B正确;蛋白N的功能是运输Ca2+出线粒体,若蛋白N功能减弱,则Ca2+在线粒体中的含量增加,C错误;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D错误。

4.(2023·江苏扬州高三调研)如图为寒冷的深海里,某种海鱼部分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无氧呼吸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过程产生丙酮酸的同时也产生了少量[H],这些[H]会积累起来

B.图中通过②③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了热能

C.在低氧条件下,该海鱼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能多于消耗的O2

D.在寒冷的深海里,影响该海鱼细胞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

答案 C

解析图中②过程产生丙酮酸的同时也产生了少量[H],这些[H]会参与形成酒精,不会积累起来,A错误;图中通过②③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酒精中的化学能,B错误;在低氧条件下,该海鱼某些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所以该海鱼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可能多于消耗O2的量,C正确;在寒冷的深海里,影响该海鱼细胞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D错误。

5.(2023·江苏苏州高三模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通过线粒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

B.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C.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形成了A TP

D.线粒体中的DNA 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D

解析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其利用的是丙酮酸,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A错误;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H2O的直接参与,不需要O2的参与,B错误;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其所含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6.如图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过程图,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

的多肽。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提高氧的利用率。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tc,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增多

B.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C.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②过程中生成CO2的反应

D.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促进②③过程

答案 B

解析Cytc促进[H]的消耗,故细胞质基质中[H]将减少,A错误;外源性Cytc可进入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生成水,而CO2产生于线粒体基质,C错误;缺氧条件下补充外源性Cytc后会促进细胞有氧呼吸②过程,不能促进③过程,D错误。7.体检项目之一:受试人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一段时间后,吹气。若被检者呼出的CO2中含有13C的13CO2达到一定值,则该被检者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产脲酶,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O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幽门螺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C.细胞中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脲酶

D.感染者胃部组织有NH3的产生

答案 D

解析幽门螺杆菌以及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来自呼吸作用的底物葡萄糖,尿素不是它们的呼吸底物,所以幽门螺杆菌以及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均不含13C标记,A、B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脲酶,脲酶在幽门螺杆菌的核糖体中合成,C 错误。

8.(2023·江苏南京高三模拟)某小组探究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①~③中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的最终颜色依次是()

A.黄色、黄色、蓝色

B.黄色、蓝色、蓝色

C.蓝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黄色

答案 A

解析装置①和②中的酵母菌分别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CO2的产生,所以都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为黄色,装置③中的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没有CO2的产生,所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为蓝色,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产物,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灭菌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BD

10.(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呼吸电子传递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呼吸电子传递体组成的将电子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有氧呼吸过程中产能最多的阶段

B.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

C.高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能量推动H+跨过内膜到达线粒体基质

D.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膜两侧H+浓度差为ATP的合成提供了驱动力

答案ABD

解析图示为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的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是有氧呼吸过程中产能最多的阶段,A正确;在电子传递链中,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所携带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生成水,B正确;据图可知,电子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的能量推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线粒体内膜到达另一侧,C错误;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使能量转换成H+电化学势能,D正确。

11.(2023·河北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释放等量CO2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1/3

B.发菜和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外界环境中的O2只需要穿过1层生物膜即可参与反应

C.油菜种子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会出现消耗O2比释放CO2多的情况

D.在密闭容器中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时,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可以判断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ABC

解析发菜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时O2只需要穿过细胞膜即可参与反应,B正确;油菜种子富含脂肪,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有的C和H多,故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会出现消耗O2比释放CO2多的情况,C正确;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既不消耗O2也不释放CO2,密闭容器中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时,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其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12.(2023·江苏镇江高三调研)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如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甘油、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而非糖物质又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葡萄糖。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物质都可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为生物代谢提供能量

B.脂质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时,元素组成和比例均不发生改变

C.与燃烧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 TP中

D.在人体细胞中,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

答案ABD

解析细胞中不是所有有机物都可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如核糖、脱氧核糖等有机物不能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A错误;与糖类相比,脂质物质中氧的含量低,而碳、氢的含量高,且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而脂质中不仅含有C、H、O三种元素,有的还含有N、P,故脂质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时,元素组成和比例可能均发生改变,B错误;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2020·江苏,30节选)研究发现,线粒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可参与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下图为T淋巴细胞中发生上述情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先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再彻底分解成________和[H]。[H]经一系列复杂反应与________结合,产生水和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自由基。

(2)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中与________结合的蛋白质乙酰化,激活干扰素基因的转录。

(3)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穿过线粒体膜到________________中,激活NFAT等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分子,激活的NFA T可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促进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形成的______分子与核糖体结合,经______过程合成白细胞介素。

答案(1)CO2O2(2)DNA(3)细胞质基质核孔mRNA翻译

解析(1)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先经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再被彻底分解为CO2和[H],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产生水和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自由基。(2)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进入细胞核后,会使染色质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乙酰化,削弱蛋白质与DNA的结合能力,从而使DNA解螺旋,激活干扰素基因的转录。(3)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可以激活NFAT等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分子,即NFAT是蛋白质,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所以NFAT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促进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转录。转录产生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后可以与其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合成相应的白细胞介素。14.下图1表示酵母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相关物质代谢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酵母菌细胞内丙酮酸在__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被消耗,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丙酮酸在不同场所被分解时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有人认为是因为O2的存在会抑制图1中酶1的活性而导致无酒精产生,为验证该假说,实验小组将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________(填“含线粒体的沉淀物”或“上清液”)均分为甲、乙两组,向甲、乙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立即再向甲试管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检测。

(3)按照上述实验过程,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2)中假说不成立,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NADH还存在如下图2所示的转运过程,NADH在线粒体内积累,苹果酸的转运即会被抑制,且细胞内反应物浓度上升或产物浓度下降一般会促进酶促反应速率,反之则抑制。请结合以上信息解释O2会抑制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产产酒酵母酒精产量更高,甚至在有氧条件下也能产酒,结合图1和图2分析,是利用野生酵母,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因素诱导控制合成________________(填“酶1”“酶2”或“酶3”)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新品种。

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丙酮酸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但在线粒体基质中分解丙酮酸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2)上清液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3)甲、乙试管都显绿色O2充足时,线粒体内的NADH与O2结合产生水,从而

促进线粒体内苹果酸的分解,进而促进苹果酸向线粒体的转运过程,当细胞质基质中的苹果酸浓度较低时,促进了细胞质基质中NADH的消耗,使得细胞质基质中NADH含量很少,NADH的缺少导致丙酮酸不能转化成乙醇(或氧气存在时,线粒体大量消耗NADH,导致细胞质基质中缺乏NADH)(4)酶3

解析(2)由题图可知,酶1催化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说明酶1位于细胞质基质,所以酵母菌破碎后高速离心,取上清液(主要成分是细胞质基质,含有酶1)分为甲、乙两组,一段时间后在两支试管加入等量葡萄糖,向甲试管通入O2,所以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若甲试管由橙色变绿色即产生了乙醇,说明O2对酶1没有抑制作用,如果甲试管不变色,说明O2对酶1有抑制作用。(4)结合图1和图2分析,O2存在时,酶3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如果通过物理或化学诱变因素诱导控制合成酶3的基因发生突变,O2不能与线粒体NADH反应,NADH积累,苹果酸的转运会被抑制,细胞质基质的NADH就会在酶1的催化下合成酒精。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细胞呼吸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2讲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过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0页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分类⎩⎪⎨⎪⎧ 依据:细胞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参与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1)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2)过程

(3)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 (2)过程: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特别提醒] (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产生ATP,但生成ATP最多的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第三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ATP,其余大部分能量存留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4)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 题型1 细胞呼吸的过程分析 1.如图是细胞呼吸过程,Ⅰ、Ⅱ、Ⅲ代表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至③代表生理过程,甲、乙代表物质。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Ⅰ和Ⅱ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H] C.①释放的能量最多,③释放的能量最少 D.Ⅲ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解析:由图可知,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Ⅰ表示细胞质基质,Ⅱ表示线粒体基质,Ⅲ表示线粒体内膜,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①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中③释放的能量最多。 答案:B

苏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复习讲义

第5课时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课标要求说明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 TP的过程。 (2)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 (4)能量转换: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提醒①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进行。 ②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而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③科学家就线粒体的起源,提出了一种解释: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好氧细菌,二者在共同繁衍的过程中,好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

2.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细胞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乙醇和CO 2,或分解成乳酸等物质,同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 (2)场所:全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3)过程 第一阶段 葡萄糖――→酶丙酮酸+[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产乙醇 [H]+丙酮酸――→酶乙醇+CO 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产乳酸 [H]+丙酮酸――→酶乳酸 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等 (4)产物不同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酶不同。 ②根本原因:基因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源于必修1 P 94正文: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的简化表示方法。 (2)必修1 P 94“知识链接”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这三大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都先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进入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 2和H 2O ,释放能量用于ATP 合成。 (3)必修1 P 94“知识链接”:柠檬酸循环也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通过柠檬酸循环,糖可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也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和糖异生途径转化为糖或甘油。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和去路 (1)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 的来源和去路 (2)无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 的来源和去路 无氧呼吸中的[H]和ATP 都是在第一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中[H]在第二阶段被全部消耗。 4.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以例) (1)依据反应方程式和发生场所判断

第9讲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 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 【基础梳理】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元素的转移过程,如设两组,分别用18O标记氧气(1 8O2)和葡萄糖(C6H1812O6),从而研究物质变化。(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H]和O2结合生成的。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 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 中。 2.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总反

应方程式 生成乳酸:C 6H 12O 6――→酶 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生成酒精:C 6H 12O 6――→酶 2C 2H 5OH(酒精)+2CO 2+少量能量 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 (3)放能:1 mol 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 中。 (4)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4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与去向 5.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与去向 6.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1)有氧呼吸中葡萄糖∶O 2∶CO 2=1∶6∶6。 (2)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葡萄糖∶CO 2∶酒精=1∶2∶2。 (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摩尔数之比为1∶3。(4)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 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产生C O 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7.“ 三看法 ”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1) “一看”反应物和产物 (2) “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 不消耗O 2,释放CO 2?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② 无CO 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 CO 2释放量等于O 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专练22 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1.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 A.线粒体B.内质网 C.高尔基体D.细胞质基质 2.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3.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4.(不定项)如图是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简图,①②均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Z分别代表乙醇和CO2 B.①阶段产生少量NADPH用于丙酮酸的还原 C.②阶段产生少量ATP,和①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图示过程的呼吸作用 5.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6.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 7.保加利亚乳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可将葡萄糖、果糖等物质转化为乳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 B.酸奶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排气,以免装置内气压过大 C.酸奶制作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D.酸奶制作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 8.“白肺”是指在X光检查下肺部呈现大片白色显影。出现“白肺”一般意味着肺部有严重感染,症状一旦出现,患者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肺”患者肺部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从而导致呼吸衰竭 B.与正常人相比,“白肺”患者O2消耗量/CO2产生量的值降低 C.“白肺”患者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并被分解的能力减弱 D.“白肺”患者细胞中产生的[H]可与O2结合生成H2O并释放能量 专练22 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1.D 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D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错误;剧烈运动时,人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错误;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是厌氧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受涝时,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确。 3.C 蛔虫寄生在动物体的肠道内(处于无氧环境条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它们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形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4.ABC M、Z分别代表乳酸和能量,A错误;①阶段产生少量NADH,用于第二阶段还原丙酮酸,B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不能产生ATP,C错误;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图示过程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D正确。 5.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A错误;其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和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H]把丙酮酸转化为乳酸,B正确,C错误;氧气浓度升高,对无氧呼吸抑制作用增强,所以乳酸产生量减少、酸味产生减弱,D错误。 6.C 斑马鱼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阶段中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A错误;静止时斑马鱼所需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而有氧呼吸过程中,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c组与d组相比,运动后训练组的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运动后训练组的无氧呼吸强度低于对照组,可推出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正确;a组与b组中乳酸含量基本相同,说明静止时,两组斑马鱼的无氧呼吸强度相同,运动训练不影响静止时斑马鱼的无氧呼吸强度,D错误。 7.B 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A正确;乳酸发酵不产生气体,故酸奶制作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不需要排气,B错误;发酵初期,保加利亚乳杆菌会大量繁殖,到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累积以及营养物质不足,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数量会减少,故酸奶制作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酸奶制作过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1第三单元第2讲细胞呼吸

练案[8]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讲细胞呼吸 A组 一、选择题 1.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成的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无法检测到18O 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CO2中的氧来源于葡萄糖和水,A错误;高等动物无氧呼吸时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不能确定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产生NADH,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D正确。 2.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防控得力,西藏旅游业逐渐复苏。下列有关去西藏旅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与乘飞机去西藏相比,坐火车去西藏可能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氧气稀薄的环境 B.从平原进入高原,人的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 C.在西藏攀登山峰时,人感觉乏力头晕,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致D.长时间生活在西藏,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会增加 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C项错误。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萌发的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速率(仅考虑氧化糖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若X 为无菌水,向试管充入N 2,一定时间后可测定小麦种子的无氧呼吸速率 B .若X 为NaOH 溶液,且毛细管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表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X 为无菌水,且毛细管中的液滴向右移动,表明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D .为了减小误差,可增设放有等量同种死亡种子且其他条件不变的对照组 解析: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液滴向左移动,是因为广口瓶中氧气减少,说明一定存在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不存在无氧呼吸,B 错误。 4.(2023·山东新高考二模)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0~8 h ,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 .0~6 h 酵母菌呈“J”形增长 C .0~8 h ,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 h 时达到最大值 D .6 h 左右酵母菌开始产生酒精,6~10 h 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解析: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 +6O 2――→ 酶6CO 2+12H 2O +能量;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酒精) +2CO 2+少量能量。酵母菌有氧呼吸既消耗水又生成水,但总体来说有氧呼吸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03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含答案)

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是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部分过程的图,关于此图说法错误的是() A.HCO3-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 B.HCO3-通过通道蛋白进入叶绿体基质 C.光反应生成的H+促进了HCO3-进入类囊体 D.光反应生成的物质X保障了暗反应的CO2供应 【答案】B 【分析】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光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详解】A、据图可知,HCO3-进入细胞质基质需要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HCO3-进入叶绿体基质也需要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属于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助扩散,B错误; C、据图可知,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H+促进HCO3-进入类囊体,C正确; D、据图可知,光反应生成的物质X(O2)促进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ATP,有利于HCO3-进入叶绿体基质,产生CO2,保证了暗反应的CO2供应,D正确。 故选B。 2.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 【答案】C 【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温度,因变量为CO2吸收速率。 【详解】A、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需要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A正确;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主要原因是光合酶的活性增强,B正确; C、CP点代表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图中M点处CO2吸收速率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也就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D正确。故选C。 3.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对这一结果正确的理解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教案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 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通过对ATP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学习,建立起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和普遍联系的观点 理性思维通过分析ATP的合成、利用过程及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培养对问题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考点一ATP的结构和功能 一、ATP的结构与功能 1.组成元素:C、H、O、N、P。 2.分子结构 (1)分子结构式:A-P~P~P(简写)。 结构— ⎪ ⎪ ⎪—1分子ATP=1分子腺苷A+3分子磷酸基团—腺苷=腺嘌呤+核糖 —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2)特点: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能量,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3.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ATP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ATP中的“一、二、三”

二、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1.动植物细胞ATP 来源与去向分析 (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 ,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 (2)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 专用于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2.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比较 反应式 ATP ――→酶ADP +Pi +能量 能量+Pi +ADP ――→酶 ATP 酶 ATP 水解酶 ATP 合成酶 场所 活细胞内多种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能量转化 放能 吸能 能量来源 高能磷酸键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能量去向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储存于ATP 中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 :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 :光反应 消耗ATP :暗反应和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 :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 :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 :DNA 复制、转录等 [思考] ATP 是细胞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吗? 提示: 不是,除ATP 外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还有GTP 、CTP 、UTP 等。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016·全国卷Ⅰ,T1AD)(√)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试题(苏教版)第三单元课时练5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某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需排除未消耗完的葡萄糖对无氧呼吸产物酒精鉴定的影响(已知酒精的沸点为78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因两者都具氧化性 B.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90 ℃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后进行鉴定 C.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 D.可用斐林试剂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鉴定,判断葡萄糖是否消耗完 2.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X下,ATP的产生只发生在葡萄糖→丙酮酸的过程中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H2O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与乙醇反应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绿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仅为线粒体基质 3.研究发现,真核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注:图中小黑点都表示Ca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2+进出内质网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 B.Ca2+通过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来影响脂肪合成 C.若蛋白N功能减弱,则Ca2+在线粒体中的含量迅速下降 D.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4.(2023·江苏扬州高三调研)如图为寒冷的深海里,某种海鱼部分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无氧呼吸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过程产生丙酮酸的同时也产生了少量[H],这些[H]会积累起来 B.图中通过②③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了热能 C.在低氧条件下,该海鱼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能多于消耗的O2 D.在寒冷的深海里,影响该海鱼细胞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 5.(2023·江苏苏州高三模拟)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通过线粒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 B.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C.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形成了ATP D.线粒体中的DNA 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6.如图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过程图,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多肽。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便能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提高氧的利用率。若给相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体肌细胞补充外源性Cytc,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补充外源性Cytc会导致细胞质基质中[H]的增多 B.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 C.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参与②过程中生成CO2的反应 D.进入线粒体的外源性Cytc促进②③过程 7.体检项目之一:受试人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一段时间后,吹气。若被检者呼出的CO2中含有13C的13CO2达到一定值,则该被检者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产脲酶,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为NH3和CO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幽门螺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C.细胞中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脲酶 D.感染者胃部组织有NH3的产生 8.(2023·江苏南京高三模拟)某小组探究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验收评价十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课时验收评价(十)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 B.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C.梨果肉细胞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 D.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解析:选B 剧烈运动时人体可以进行厌(无)氧呼吸,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A正确;制作酸奶利用的是乳酸菌厌(无)氧发酵的原理,乳酸菌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产生,B错误;梨果肉细胞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能释放少量能量,该部分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可用于合成ATP,C正确;酵母菌乙醇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乙醇的原理,故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导致其厌(无)氧呼吸受抑制而影响乙醇的生成量,D正确。 2.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过程既需要水参与,又需要氧气参与 B.①→③过程将导致细胞内[H]的积累 C.①②过程都有能量释放,③过程有ATP生成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①→③过程获得能量 解析:选A 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在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A正确;①过程产生的[H]可在③过程中被利用,不会导致细胞内[H]的积累,B错误;①②过程都有能量释放,③过程没有ATP生成,C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细胞仍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即①→②过程)获得能量,D错误。 3.呼吸速率是植物生命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植物生理及农业生产实践等方面的研究。通常情况下,幼嫩组织器官比衰老组织器官的呼吸速率要高一些。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影响植物组织的呼吸速率,从而满足相关的需求。下列措施恰当的是( ) A.储存粮食、水果时,应将储存环境设置为无氧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小呼吸速率 B.大棚种植植物,夜间应升高温度提高呼吸速率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C.中耕松土可以增大土壤中氧气含量,提高根的呼吸速率 D.在幼嫩种子有机物快速积累期,应尽量创设低温条件,降低其呼吸速率 解析:选C 储存粮食、水果时,应将储存环境设置为低氧条件(无氧条件下,细胞无氧呼吸速率快,消耗有机物多),最大限度地减小呼吸速率,A错误;大棚种植植物,夜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第4课时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通过曲线分析认识O2浓度、温度、水分等对细胞呼吸的影响。2.通过种子储藏、酒精发酵等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温度 (1)影响(如图):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 ℃之间。 (2)应用:①低温储存食品。 ②大棚栽培在夜间和阴天适当降温。 ③温水和面发得快。 2.氧气 (1)影响(如图):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

3.CO2浓度 (1)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2)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 4.含水量 (1)一定范围内,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细胞呼吸越强。 (2)应用:①粮食储存前要进行晒干处理。 ②水果、蔬菜储存时保持一定的湿度。 1.密封地窖能长时间储存水果、地瓜、马铃薯等,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密封的地窖CO2浓度高,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夏季,池塘中的鱼在黎明时分常出现浮头现象,原因是什么? 提示黎明时分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水体表层的溶解氧相对较高,因此池塘中的鱼常在黎明时分出现浮头现象。 3.酿酒业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池往往封入一部分空气,为什么?提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并繁殖获得大量菌种,把氧气耗尽,然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不定项)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适宜温度条件下某绿色植物呼吸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2020_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上专题13细胞呼吸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上专题: 知识点专题13 细胞呼吸 一、基础知识必备 1、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反应式C6H12O6+6H2O+6O2 → 6CO2+12H2O+能量 2、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C2H5OH(乙醇)和CO2或C3H6O3(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反应式 (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 2C3H6O3+少量能量。 二、通关秘籍 1、有氧呼吸过程中各元素的去向

反应物中的葡萄糖、水、氧气分别在第一、二、三阶段被利用。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在第二、三阶段形成。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对点训练 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 【解析】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无氧气是自变量,错误。 2.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所使用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一种指示剂,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二氧化碳可以使其由蓝变绿再变为黄色() 【解析】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正确。 3.苹果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相同() 【解析】苹果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错误。4.苹果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能量释放并合成ATP() 【解析】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错误。 5.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产生NADH() 【解析】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中均会产生NADH,正确。6.在生产实践上,苹果最好放在O2浓度为0的环境中储藏() 【解析】在生产实践上,苹果最好放在低O2环境中储藏,放在无氧环境下,苹果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加速苹果的腐烂,错误。 7.将果蔬置于黑暗密闭容器后的一段时间内,呼吸作用释放CO2量/消耗的O2量比值变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5 细胞呼吸(含模拟题)

【聚集高考】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5 细 胞呼吸 考点1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D )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 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变过程为C6H12O6→丙酮酸→CO2。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2.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试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试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D )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其次、三阶段 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 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 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其次、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B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①是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A TP的合成和利用,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4.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改变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CO2释放量O2汲取量 a 10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解析:种子有氧呼吸,汲取O2与放出CO2相等,无氧呼吸时不汲取O2但是放出CO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汲取O2小于放出CO2,可知a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很少产生乳酸且二者不会同时存在;b条件和c条件下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 5.(2019·长沙月考)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汲取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是( D )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 解析:水稻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因此若出现无氧呼吸,会导致消耗的O2量比CO2的释放量少。 6.(2019·长沙月考)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再视察红色液滴的移动状况,下列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B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2022-2023学年 苏教版 必修一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作业

第三节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2.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 3.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⑤和⑥分别是O2和H2O C.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D.①③④全部用于合成ATP 4.酵母菌发酵(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n mol。在安静状态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 A.n/3 mol B.3n mol C.6n mol D.12n mol 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荔枝在无氧、保持干燥、零下低温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有机物分解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D.玉米秸秆经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来实现的 6.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产生酒精 B.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出现蓝色 C.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D.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时,培养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7.下图表示的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图中a、b两物质分别为H2O和O2②图中(二)(三)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③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④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8.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吸入的O2最终形成了() A.CO2 B.H2O C.ATP D.丙酮酸 9.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分别为、、。 (2)图中④⑤⑥分别代表、、。(填“少量能量”或“大量能量”)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进入该场所反应的物质是。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时规范练8ATP与细胞呼

课时规范练8 ATP与细胞呼吸 1.(2022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酶均位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中 C.密封的罐头盖隆起,很可能是需氧型微生物呼吸产生了CO2 D.剧烈运动肌肉酸胀,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和CO2 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 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 C.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 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 3.下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鸟嘌呤 B.放能反应一般与②的断裂相联系 C.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4.(2023届“皖南八校”第一次大联考)dATP(d表示脱氧)是三磷酸脱氧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P~P。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d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d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苷组成 B.d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脱离时,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在DNA合成过程中,dATP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培养的细胞中既有dATP的合成,也有dATP的分解 5.ATP合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时,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关于ATP和ATP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过程中,在ATP合酶的作用下进行ATP的合成与水解 B.ATP失去两个磷酸形成的化合物中仍存在高能磷酸键 C.ATP合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不只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D.ATP合酶的活性降低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的速率降低 6.(2022河南信阳质检二)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是ATP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__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学

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3.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1.细胞呼吸 (1)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CO 2或其他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特点:细胞呼吸是连续的代谢过程,由一系列生化反应组成,其中每一步生化反应的顺利完某某需要特定的酶参与。 (3)类型:生物细胞呼吸包括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类。 2.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是指在氧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细胞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 (2)过程: ①第一阶段:又称糖酵解过程。 a .场所:细胞质基质 b .是否需要氧参与:不需要 c .生化反应:C 6H 12O 6――→酶 2丙酮酸(C 3H 4O 3)+4[H](还原型辅酶I ,NADH)+少量能量 ②第二阶段: a .场所:线粒体基质 b .是否需要氧参与:不需要氧直接参与 c .生化反应:丙酮酸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先转化成乙酰辅酶A ,再形成柠檬酸,柠檬酸进一步分解。上述过程生成CO 2,同时产生大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部分水也参与了这一阶段的反应。 d .重要性:这一阶段把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代谢联系起来,也是能量代谢的枢纽。 ③第三阶段: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08 细胞呼吸》分层训练

08 细胞呼吸 1.(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 脱去+H 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2O ,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驱动+H 经甲蛋白不断泵入膜间隙,随后+H 经乙蛋白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 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2O 结合生成水。线粒体内膜合成ATP 的方式如下图1所示。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DNP 可使+H 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乙蛋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蛋白运输H+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C .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 D .DNP 导致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 减少 2.(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丹凤中学校考三模)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科研人员向锥形瓶中加入含有活化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利用传感器测定

锥形瓶中CO2和O2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CO2的生成场所均相同 B.第100s时,醉母菌细胞呼吸中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第300s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D.实验结束后向培养液滤液中滴加酸性重铬酸即溶液,振荡后呈黄色 3.(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C)是细胞呼吸中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蛋白复合物,缺氧时,随着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从而增加A TP的合成,提高氧气利用率,外源性CytC因此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CytC的附着位点 B.正常情况下,有(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中与氧气结合的[H]部分来自丙酮酸 C.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抑制了肌细胞中乳酸的产生 D.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的使用提高了有(需)氧呼吸释放能量转化到ATP中的效率4.(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甜瓜是一种耐淹性较强的品种。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研究人员将甜瓜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幼苗根部和叶片细胞中酶a和酶b的活性,结果如图1;图2为甜瓜幼苗细胞中存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