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讲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

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

【基础梳理】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元素的转移过程,如设两组,分别用18O标记氧气(1 8O2)和葡萄糖(C6H1812O6),从而研究物质变化。(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H]和O2结合生成的。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

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 中。 2.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总反

应方程式

生成乳酸:C 6H 12O 6――→酶

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生成酒精:C 6H 12O 6――→酶

2C 2H 5OH(酒精)+2CO 2+少量能量

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 (3)放能:1 mol 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 中。 (4)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4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与去向

5.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与去向

6.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1)有氧呼吸中葡萄糖∶O 2∶CO 2=1∶6∶6。

(2)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葡萄糖∶CO 2∶酒精=1∶2∶2。

(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摩尔数之比为1∶3。(4)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 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产生C O 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7.“

三看法

”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1) “一看”反应物和产物

(2) “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

① 不消耗O 2,释放CO 2?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② 无CO 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 CO 2释放量等于O 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

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④ CO 2释放量大于O 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 2来自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⑤ 酒精产生量等于CO 2释放量?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⑥ 酒精产生量小于CO 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多余的CO 2来自有氧呼吸。(3) “三看”反应场所

例1: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等一系列代谢活动的总称。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至少要穿过3层生物膜

B.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

C.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一定不含线粒体

D.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人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例2: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糖原是肌糖原

B.X分解产生Y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图示能量中,转移到ATP的是少部分

例3: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例4: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大,大部分H +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内部因素

2.外部因素

(1)温度

①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②曲线模型(如下图)

③应用

低温储存??

粮食水果、蔬菜

零上低温

种植大棚作物

白天:适当升温

夜间:适当降温

(2)O 2浓度①原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②曲线模型(如下图)

O 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

随着O 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当O 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O 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

响)。③应用

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作物栽培中及时松土,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3)CO 2浓度

①原理:CO 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②曲线模型(如图)

③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 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4)含水量

①原理:一定范围内,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细胞呼吸越强。②曲线模型(如图)

③应用

粮食:干燥储藏,降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

水果、蔬菜:储存时保持一定的湿度

例5: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 2含量条件下的CO 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 ℃、O 2含量为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 .温度为3 ℃、O 2含量为3.0%是储藏菠菜叶的最佳

环境条件组合 C .O 2含量从20.0%上升至40.0%时,O 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 .在20 ℃条件下,O 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例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和氧浓度并保持干燥,有利于果蔬的储藏保鲜 B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提高产酒量C.大棚栽培蔬菜,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适当降低温度

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的生长

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选填“细”或“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 CO2和酒精的检测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注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 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5.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

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甲、乙两组为对照实验,设置的是有氧、无氧条件。

(2)无关变量控制

①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6.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2)结果结论

(3)误差校正: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三。装置三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例7:如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因变量是甲、丁两试管中产生CO2的多少

B.乙、丙两试管中的液体应先煮沸,冷却后再加入酵母菌,以便消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

C.该实验装置的设计不够严谨,通入乙试管中的空气必须除去CO2

D.甲、丁两试管中的Ca(OH)2溶液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

例8: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A.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死亡

D.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要点点拨】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最大区别是有氧呼吸有氧气参与无氧呼吸无氧气参与。

2.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3.脂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的量≠产生CO2的量。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含H量高,因此有

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

4.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燃烧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不同的是: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5.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的简化表示方法。

6.关于细胞呼吸的5点说明

(1)有氧呼吸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进行。

(2)葡萄糖分子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被分解。

(3)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还要消耗第一阶段产生的[H]。

(4)人体内产生的CO2只能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因为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

(5)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还有大量能量储存在乳酸或者酒精中。

7.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物质参与的阶段及场所总结

(1)水:生成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以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中不存在水的生成与消耗。

(2)二氧化碳:生成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或生成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动物与植物体内均可产生二氧化碳。

(3)酒精或乳酸:生成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4)葡萄糖: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5)丙酮酸:作为中间产物,生成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以反应物形式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前者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后者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6)氧气: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8.细胞呼吸影响因素的3点注意

(1)O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取供水、升温、增氧等措施;若需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3)内部因素也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如生物的遗传特性、器官种类、生长时期等。

9.水果、蔬菜与种子的储存条件不同

(1) 蔬菜和水果应储存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

(2) 种子应储存在“零上低温、干燥、低氧”条件下。

两种储存手段均需降低细胞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但由

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特点,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新鲜度,故二者在储存条件上存在差异。

【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肌纤维的细胞呼吸起点都是葡萄糖

B .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 TP

C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 主要来自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阶段2.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X 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 .条件Y 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 2和水

C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 .物质a 产生的场所都为线粒体基质

3.有多瓶(条件一致)酵母菌、葡萄糖悬液,分别通入不同浓度的O 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氧浓度为a 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当氧浓度为c 时,2

5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C .当氧浓度为d 时,酵母菌细胞内有A TP 积累

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中ATP 的生成速率相同

4.如图表示的是马铃薯块茎在气温多变的一天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O2抑制了无氧呼吸

B.b点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中产生CO2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

和线粒体

C.bc段细胞呼吸增强的唯一原因是O2量增加

D.a点时马铃薯块茎吸收O2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相等

5.还原氢([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产生自水的光解

B.光合作用中,[H]的作用是在暗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等有机物

C.有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氧气,该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

D.无氧呼吸中,[H]的受体是丙酮酸等中间代谢产物

6.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场所①③发生的过程分别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

B. 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D. 场所①②③发生的过程产生ATP最多是在场所②

7.下图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点为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最弱点

B. AB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C. C点时酵母菌不再进行无氧呼吸

D.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

8.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二、多项选择题

9.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 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10.如图表示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萌发前不进行细胞呼吸

B.12~24 h期间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加

D.在开始光合作用之前,萌发的种子中有机物种类和含量不断减少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B. 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和CO2

C. 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热能,有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D. 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要注意适当浅播

12.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O2的消耗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

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三、非选择题

13. 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速率和CO2生成速率的变化,图2为测定该器官呼吸方式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有氧呼吸中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 当O2浓度达到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点的值时,该器官不再进行无氧呼吸。若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则此O2浓度下图2装置甲中的红色液滴________(选填“不动”“左移”或“右移”),装置乙中的红色液滴_____ ___(选填“不动”“左移”或“右移”)。

(3) 若图中的AB与BC段等长,则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选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而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

14. 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他们依据“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的原理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 A装置中滴加石蜡油的目的是。

(2) 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3) 实验10 min后,从A、D两装置中各抽取2 mL溶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摇匀,均出现了灰绿色。甲、乙两同学对于D装置出现灰绿色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D装置也产生了酒精;乙同学认为是由于D装置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导致的。

①甲同学解释的依据是。

②乙同学解释的依据是,若设计实验判断此依据是否正确,其基本思路是。

③若实验结果是由乙同学分析的原因导致,则实验操作应如何改进?。15.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提出:“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为解决该疑问,科学家对大量癌细胞做了研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无氧呼吸产能较少,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为验证该结论,科学家将癌细胞放入克服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培养,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否定了该推论。

(2)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从而间接抑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阶段。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为验证该结论,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该推论。

16.甲、乙、丙三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点的CO2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氧气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YZ∶ZX=4∶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________________,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氧气浓度为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图丙中细胞呼吸对有机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最低的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是____________。

17.为了研究怎样更好地保存种子,有人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试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所有发芽率高的储藏种子的措施所起的共同作用:都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实验三中用CaCl2吸湿是去掉种子内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正常植物细胞中该种形式的水的含量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发芽时要吸收大量的水,在发芽前种子吸水主要是以________原理吸水,种子发芽除需要水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及各个器官的干重变化如图1,其中表示整个植株干重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_,A点以后导致叶子干重上升的生理过程的反应方程式是。图2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两次迅速上升的过程,请分别说明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例1:答案B

解析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用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在线粒体等结构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酵母菌细胞含有线粒体,但是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是人只能在有氧条件下存活,因此人不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D错误。

例2:答案D

解析肌糖原不能彻底水解为葡萄糖,图中的糖原是肝糖原;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Y丙酮酸;人体的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而是产生乳酸,M、N分别代表乳酸和水;细胞呼吸释放

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例3:答案D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C2H5OH(酒精)和CO2的量相等,故a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没有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 浓度时,有6.5÷2=3.25 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2.5-6.5)÷6=1 m 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错误;c浓度时,有6÷2=3 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5-6)÷6=1.5 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故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约占66.7%,C 错误;d浓度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例4:答案B

解析乳酸菌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A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B项错误;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H+通道蛋白,C项正确;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顺浓度运输,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D项正确。

例5: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在10 ℃、O2含量为1.0%条件下的数据应大于3.6小于35.2,所以53.7这个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A项正确;温度为3 ℃、O2含量为3.0%时,CO2的释放量最少,是储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B项正确;3 ℃、10 ℃和20 ℃条件下,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细

胞呼吸强度逐渐减弱,30 ℃条件下,细胞呼吸强度增强,C 项错误;在20 ℃条件下,O 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随着O 2含量的增加,CO 2释放量逐渐减少,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D 项正确。例6:答案 C

解析果蔬的储藏保鲜要求零上低温、低氧和较低湿度,干燥环境会使植物细胞缺水死亡,A 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进行酒精发酵,B 错误;阴雨天气时,由于大棚蔬菜光合作用强度较弱,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减弱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C

正确;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的毒害作用,D 错误。例7:答案 D

解析乙试管通入空气,丙试管未通入空气,分别提供了有氧和无氧的环境条件,可根据Ca(OH)2溶液的混浊程度来大概判断甲、丁试管中产生CO 2的多少,A 正确;对试管中的液体进行灭菌,能消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B 正确;空气中含有CO 2,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 正确;Ca(OH)2溶液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替代,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来检测有无酒精生成,D 错误。例8:答案 D 解析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不移说明进行无氧呼吸或酵母菌死亡;装置二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产酒精的无氧呼吸,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综上D 正确。 1.答案 D

解析两种肌纤维的细胞呼吸起点都是葡萄糖,A 正确;由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因此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 TP ,B 正确;由于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C 正确;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 TP 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的阶段,D 错误。 2.答案 A

解析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 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 正确;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 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 错误;图中物质a 为CO 2,无氧呼吸产生CO 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CO 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 错误。

3.答案 A

解析氧浓度为a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酒精产生量,故酵母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氧浓度为c 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均为6,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15-6=9,故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62=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9

6

=1.5,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的量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细胞呼吸

第三课时细胞呼吸 一、 细胞的概念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 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二、 有氧呼吸 注意:(1)反应式中前后的水不可消去 (2) 不能用等号,要用箭头 (3) 反应式后面的能量不能写成ATP <4)条件是酶不可省去 酶 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三、无氧呼吸 反应式:在人或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以及马铃罰块茎中:C6H12O6 C B H6O3(乳酸)+少量能量 酶、 在酵母菌或植物的根中:石场6 C2H6O+CO2+少量能量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水分:自由水含量越低,细胞呼吸越慢 2.02浓度: 3.温度 典型例題 1.(山东卷)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 (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02,研究其过程的实验中,首先要控制无氧的条件,其次其他无关变量要适宜,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冒岀的气泡表明进行了细胞呼吸:放出的气体是C02,加水目的是制造无氧的环境,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中把适宜的温度换成冷水,影响酶的活性使其活性降低,所以是正确的;D选项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可转移的能量:形成ATP,未释放出来的能量储存在酒精中,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 2.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料况 50 mL破碎细胞甲25 mL75 mL无氧适宜浓(细胞不完乙25 mL75 mL遇氧度整) 酵母菌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液T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而乙组产生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预测高效提升新人教版

第7讲 细胞呼吸 1.(2020·绍兴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6H 12O 6――→酶2CH 3COCOOH +4[H]+能量 (葡萄糖) (丙酮酸) A .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 .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 .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 .只发生在细胞溶胶内 解析:选D 。题干反应式可表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两者都发生在细胞溶胶内,故D 项正确。 2.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 最多 B .柠檬酸循环中O 2与[H]结合生成水 C .与糖酵解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嵴上 D .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A 3.(2020·嘉兴期末检测)处理酵母菌获得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再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卷成小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4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 2的是( ) A .葡萄糖+细胞溶胶 B .丙酮酸+细胞溶胶 C .葡萄糖+小膜泡 D .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解析:选C 。酵母菌在细胞溶胶中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厌氧呼吸产生CO 2;酵母菌在细胞溶胶中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 2;小膜泡虽然是由线粒体内膜反卷而成,可以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但是不能利用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产生CO 2;酵母菌可以利用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产生CO 2。 4.若将n 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 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 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解析:选A 。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即呼吸强度增强,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A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训练(必刷试题)-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解析版)

2021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3.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训练(提升版) A组基础巩固练 1.(不定项)(2018年江苏六市调研)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ATP B.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 C.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过程④产生的[H]还来自于水 1【答案】ACD 【解析】据图可知,过程①~④依次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其中①③④都能合成ATP,A正确;过程①②③④不一定同时进行,如晚上仅进行③④(有氧呼吸)而不进行①②(光合作用),B错误;过程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正确;过程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除了来自葡萄糖之外,还来自于水,D正确。 2.如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B.②的进行与⑤、⑥、⑦密切相关,与③无直接关系 C.蓝藻细胞中③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叶肉细胞内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消耗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2【答案】C 【解析】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阻,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程)。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②)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⑦(细胞呼吸过程)密切相关,与③(光反应过程)无关。蓝藻细

高考生物复习:考点 细胞呼吸

考点细胞呼吸 【易错点分析】 一、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方法 (1)依据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判断。 ①O2的消耗量=CO2的产生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O2的消耗量

4.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5.有关细胞呼吸过程的五点提醒 (1)产生CO2的不只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中也有CO2的产生。(2)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水和反应物中的水其来源和去向不同,所以不是同一分子。 (3)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 (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没有全部转化成ATP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5)不是所有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玉米胚、甜菜根等植物组织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三、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以及应用 1.温度 (1)影响(如图):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 ℃之间。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练习 (9) ATP与细胞呼吸 (含解析)

练案[9] 必修部分模块一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19·浙江高三期末)A 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B.肌肉收缩时,ATP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 C.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 TP的水解 D.ATP只能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1个磷酸基团 [解析]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A错误;肌肉收缩时,A TP直接供能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B正确;细胞中放能反应的发生常常伴随着ATP 的合成,C错误;ATP也能断裂2个高能磷酸键,释放2个磷酸基团,D错误。故选B。 2.(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B)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B.ATP的合成是放能反应,A TP的水解是吸能反应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解析]ATP中A为腺苷,DNA和RNA中碱基A为腺嘌呤,A正确;ATP的合成常伴随着放能反应,ATP水解常伴随着吸能反应,B错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单位之一,D正确。故选B。 3.(2020·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氧气充足时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 TP B.在平静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三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 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 正确;无论处于平静还是运动哪种生理状态,A TP酶1 ADP+Pi+能量能达到动态平衡, 酶2 B正确;ATP只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形成,C错误;

新高考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2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专练22 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1.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 ) A.线粒体B.内质网 C.高尔基体D.细胞质基质 2.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3.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4.(不定项)如图是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简图,①②均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Z分别代表乙醇和CO2 B.①阶段产生少量NADPH用于丙酮酸的还原 C.②阶段产生少量ATP,和①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图示过程的呼吸作用 5.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6.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 7.保加利亚乳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可将葡萄糖、果糖等物质转化为乳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 B.酸奶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排气,以免装置内气压过大 C.酸奶制作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D.酸奶制作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 8.“白肺”是指在X光检查下肺部呈现大片白色显影。出现“白肺”一般意味着肺部有严重感染,症状一旦出现,患者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肺”患者肺部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从而导致呼吸衰竭 B.与正常人相比,“白肺”患者O2消耗量/CO2产生量的值降低 C.“白肺”患者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并被分解的能力减弱 D.“白肺”患者细胞中产生的[H]可与O2结合生成H2O并释放能量 专练22 细胞呼吸(无氧呼吸) 1.D 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D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错误;剧烈运动时,人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错误;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是厌氧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受涝时,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确。 3.C 蛔虫寄生在动物体的肠道内(处于无氧环境条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它们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形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4.ABC M、Z分别代表乳酸和能量,A错误;①阶段产生少量NADH,用于第二阶段还原丙酮酸,B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不能产生ATP,C错误;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图示过程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D正确。 5.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A错误;其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和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H]把丙酮酸转化为乳酸,B正确,C错误;氧气浓度升高,对无氧呼吸抑制作用增强,所以乳酸产生量减少、酸味产生减弱,D错误。 6.C 斑马鱼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阶段中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A错误;静止时斑马鱼所需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而有氧呼吸过程中,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c组与d组相比,运动后训练组的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运动后训练组的无氧呼吸强度低于对照组,可推出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正确;a组与b组中乳酸含量基本相同,说明静止时,两组斑马鱼的无氧呼吸强度相同,运动训练不影响静止时斑马鱼的无氧呼吸强度,D错误。 7.B 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A正确;乳酸发酵不产生气体,故酸奶制作过程中没有气体产生,不需要排气,B错误;发酵初期,保加利亚乳杆菌会大量繁殖,到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累积以及营养物质不足,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数量会减少,故酸奶制作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酸奶制作过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08 细胞呼吸》分层训练

08 细胞呼吸 1.(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 脱去+H 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2O ,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驱动+H 经甲蛋白不断泵入膜间隙,随后+H 经乙蛋白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 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2O 结合生成水。线粒体内膜合成ATP 的方式如下图1所示。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DNP 可使+H 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乙蛋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蛋白运输H+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C .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 D .DNP 导致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 减少 2.(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丹凤中学校考三模)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科研人员向锥形瓶中加入含有活化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利用传感器测定

锥形瓶中CO2和O2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CO2的生成场所均相同 B.第100s时,醉母菌细胞呼吸中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第300s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D.实验结束后向培养液滤液中滴加酸性重铬酸即溶液,振荡后呈黄色 3.(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C)是细胞呼吸中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蛋白复合物,缺氧时,随着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从而增加A TP的合成,提高氧气利用率,外源性CytC因此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CytC的附着位点 B.正常情况下,有(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中与氧气结合的[H]部分来自丙酮酸 C.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抑制了肌细胞中乳酸的产生 D.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的使用提高了有(需)氧呼吸释放能量转化到ATP中的效率4.(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甜瓜是一种耐淹性较强的品种。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研究人员将甜瓜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幼苗根部和叶片细胞中酶a和酶b的活性,结果如图1;图2为甜瓜幼苗细胞中存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1第三单元第2讲细胞呼吸

练案[8]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讲细胞呼吸 A组 一、选择题 1.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成的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无法检测到18O 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CO2中的氧来源于葡萄糖和水,A错误;高等动物无氧呼吸时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不能确定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产生NADH,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D正确。 2.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防控得力,西藏旅游业逐渐复苏。下列有关去西藏旅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与乘飞机去西藏相比,坐火车去西藏可能更有利于适应高原氧气稀薄的环境 B.从平原进入高原,人的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 C.在西藏攀登山峰时,人感觉乏力头晕,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致D.长时间生活在西藏,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会增加 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C项错误。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萌发的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速率(仅考虑氧化糖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若X 为无菌水,向试管充入N 2,一定时间后可测定小麦种子的无氧呼吸速率 B .若X 为NaOH 溶液,且毛细管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表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C .若X 为无菌水,且毛细管中的液滴向右移动,表明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D .为了减小误差,可增设放有等量同种死亡种子且其他条件不变的对照组 解析: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液滴向左移动,是因为广口瓶中氧气减少,说明一定存在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不存在无氧呼吸,B 错误。 4.(2023·山东新高考二模)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0~8 h ,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 B .0~6 h 酵母菌呈“J”形增长 C .0~8 h ,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 h 时达到最大值 D .6 h 左右酵母菌开始产生酒精,6~10 h 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 解析: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 +6O 2――→ 酶6CO 2+12H 2O +能量;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酒精) +2CO 2+少量能量。酵母菌有氧呼吸既消耗水又生成水,但总体来说有氧呼吸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师用书

第8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1.通过归纳和概括,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尝试构建有氧呼吸过程的模型,说出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和能量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学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科学探究) 3.根据细胞呼吸原理,指导生产和生活。(社会责任) 考点一(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思路——对比实验 3.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 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 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无变化 乙组(无氧) 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 5.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1.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2.检测CO2的产生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依据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 4.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直接向酵母菌培养液中添加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 5.对比实验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 ×) 1.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在使用前需煮沸,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2.无关变量控制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1.(2021·广东卷改编)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 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

2021年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第3单元 第8讲 细胞呼吸

第8讲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细胞呼吸(Ⅱ)。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过程 1.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 TP的过程。 (2)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2)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能量 第二 阶段 酒精发酵丙酮酸→酒精+CO2实例:植物、酵母菌等 乳酸发酵丙酮酸→乳酸 实例: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 根、玉米胚、乳酸菌等 (3) 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 )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中。 1.判断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 (1)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3)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4)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2.判断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 (1)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3)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4)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据图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其原因是什么?提示与葡萄糖相比,脂肪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讲解专题 细胞呼吸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3-2 细胞呼吸 【考情分析】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核心素养分析】 1.生命观念:细胞呼吸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2.科学思维: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的不同。 3.科学探究:探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社会责任: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细胞呼吸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填酒精、乳酸)的无氧呼吸。 (2)产物的检测 2.细胞的有氧呼吸 (1)过程图解 (2)总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3.无氧呼吸 (1)反应式 ①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如乳酸菌)。 ②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如酵母菌)。 (2)场所:细胞质基质 【知识拓展】 1.据原子守恒判断有氧呼吸中各元素的去向 反应物中的葡萄糖、水、氧气分别在第一、二、三阶段被利用。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在第二、三阶段形成。 2.细胞呼吸中[H](NADH)和ATP 的来源和去路 3.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量的比例关系 (1)反应式 ①有氧呼吸: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②无氧呼吸: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 (2)相关物质间量的比例关系 ①有氧呼吸:C 6H 12O 6∶O 2∶CO 2=1∶6∶6。 ②无氧呼吸:C 6H 12O 6∶CO 2∶C 2H 5OH =1∶2∶2或 C 6H 12O 6∶C 3H 6O 3=1∶2。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细胞呼吸(含多选)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 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产生NADPH D. 用18O标记葡萄糖,在生成的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2.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和氧浓度并保持干燥,有利于果蔬的储藏保鲜 B.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提高产酒量 C. 大棚栽培蔬菜,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适当降低温度 D. 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的生长 3. 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过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 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 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 D. 过程③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酸碱度,而温度、培养液浓度等条件均是无关变量 C. 甲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D. 甲、乙两装置均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 5. 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条件不需要的是() A. 基质中含有O2 B. 基质中含有ADP C. 基质中含有NADPH D. 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6. 关于丙酮酸生成CO2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成立的是() A. 既可生成[H],也可释放少量能量 B. 既可生成ATP,也可消耗ATP C. 既可在硝化细菌内进行,也可在酵母菌内进行 D. 既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7. 下图表示氧含量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表示植物组织无氧呼吸释放的CO2 B. A~B段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无氧呼吸停止 C. B~C段CO2的释放量增加,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和利用 第8讲 细胞呼吸练习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第8讲细胞呼吸 [基础达标](8+1) 1.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 C.C6H12O的O转移到C2H5OH中 D.H2O中的O转移到CO2中 解析:人体内能发生呼吸作用,不会发生光合作用,AB错误。人体内不会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错误。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C6H12O6→2C3H4O3+4[H]+能量;第二阶段是2C3H4O3+6H2O→6CO2+20[H]+能量;第三阶段是6O2+24[H]→12H2O+能量。D正确。 答案:D 2.为了准确地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所进行的呼吸作用方式,最好检测( ) A.有无酒精产生 B.有无水的生成 C.有无有机物的消耗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解析:有无酒精生成只能判断小麦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不能准确判断,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有无水的生成很难测定,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消耗有机物,C错误;由于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CO2和放出的O2量相等,而无氧呼吸时不吸收氧气,但放出CO2,因此根据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可以准确判断出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D正确。答案:D 3.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 ①酒精②乳酸③CO2④H2O ⑤ATP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ATP,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ATP;人体白肌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②乳酸、③CO2、④H2O、⑤ATP,所以D正确。 答案:D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集训9细胞呼吸(含解析)

细胞呼吸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21·延庆区统考)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在相应区域中会发生的生物过程是( ) A.②处发生葡萄糖分解 B.①中的CO2扩散穿过内膜 C.②处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2O D.③处[H]与O2结合生成水 D[②处为线粒体基质,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①中的CO2往线粒体外扩散,穿过外膜,B错误;②处为线粒体基质, H2O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C错误;③处为线粒体内膜,此处[H]与O2结合生成水,D正确。] 2.(2020·河北衡水中学二模)如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经过程①②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无氧呼吸时,过程①产生的[H]在过程③或④中不断积累 C.人的成熟红细胞内可发生的是过程①④ D.无氧呼吸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掉,所以产生的ATP量远小于有氧呼吸C[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可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A错误;无氧呼吸中产生的[H]用于丙酮酸的还原、酒精或乳酸的产生,不会有[H]的积累,B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正确;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少,是因为无氧呼吸有机物没有彻底的氧化分解,大部分能量仍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没有释放出来,D错误。] 3.(2020·广东六校联考)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B.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 B[根据题目信息“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判断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判断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少。短跑等剧烈运动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4.(多选)(2020·山东潍坊寿光一中3月月考)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 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C.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D.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 ACD [好氧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不可能发生题述过程,A正确;结构①能驱动ATP的合成,而不是驱动ATP的水解,B错误;由图可知,H+由线粒体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转运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需要载体(结构①)协助但不消耗能量,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由题意可知,线粒体内膜上的NADH分解产物有NAD+和高能电子,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质子泵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的膜间隙,线粒体膜间隙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H+通过结构①回流到线粒体基质时驱动ATP合成,该过程中能量发生的转化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NADH)→电能(高能电子)→ATP中的化学能,D正确。] 5.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所示)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 mol,气体的总量增加了b mol。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错误的是( )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9 ATP与细胞呼吸(含解析)

配餐作业(九)ATP与细胞呼吸 见学生用书P301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ATP中的“A”与构成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中的“A”表示相同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基本组成单位及作用原理,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核酸与ATP结构的比较。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形成ATP体现了光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在细胞呼吸中形成ATP体现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也能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其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如ATP中的化学能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转化为糖类中的化学能),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物供能,C错误;ATP中的“A”为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而DNA和RNA中的“A”表示腺嘌呤,D错误。 答案 B 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DNA、RNA相同,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

N、P B.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 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解析ATP、DNA和RNA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A正确;ATP的结构可简写为A—P~P~P,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错误;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错误。 答案 A 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④最易断裂;图中酶1为ATP水解酶,酶2为ATP合成酶,二者种类不同,但二者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细胞中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而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9 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9 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2019河南郑州一中月考)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 2.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 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为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3.(2019山东临沂质检)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逐级水解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含有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 B.②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底物的量相同时,图中释放能量最少的过程是Ⅲ D.酶的催化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4.(2019湖南株洲质检)呼吸作用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 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5。(2019山西大同一中开学检测)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2021高三生物一轮学案:第9讲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含解析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学案: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含解析 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 1。细胞呼吸(Ⅱ)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的场所和过程 2.细胞呼吸在生产 中的应用 1。科学思维——分 类与比较:比较有氧 呼吸和无氧呼吸场 所、过程的不同 2.生命观念—-物质 与能量观:细胞呼吸 是有机物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的过程 3.科学探究——实 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分析:探究有氧和无 氧条件下酵母菌的 呼吸方式 考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图解 (3)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错误!6CO2+12H2O+能量 3.无氧呼吸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

分解.(×) 2.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在有氧呼吸中有两个去向,在无氧呼吸有三个去向。(×) 提示:无氧呼吸中乳酸或酒精中含有的能量,是葡萄糖分解过程中没有释放出来的能量。 3.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4.有H2O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的一定是有氧呼吸。(×) 5.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6.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7.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有氧环境下。(×) (必修1P96基础题T2改编)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隔绝空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