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作用: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

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通过这些课文的

学习,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

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很大的帮助。《身边

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更

好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

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

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

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文化遗产资源有较深的了解。

4.教学难点: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说学生。

《身边的文化遗产》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虽然对文物有

所听说,但对文化遗产的概念不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

中必须带领学生明确区别,这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我国

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一定的作用。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

了解如何搜集资料,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整合,并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教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

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

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采用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

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四、说学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

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

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

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会实践,是教学这节课的真

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

用“说、思”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实践综合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视频“历久弥新的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宣传

片。

2.完成抢答题,检查自学情况。

•国务院规定,每年( )月( )日是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 )和( )

ƒ 在我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节。

④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

(二)思考交流:说说你知道的文化遗产

1.阅读课本141、143--145页的内容,思考问题: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哪几种?

2.出示图片(如北京故宫建筑群、莫高窟飞天壁画、苏州古典园林、吐鲁番坎儿井、西安的兵马俑、新疆天

山山脉、端午节赛龙舟、京剧表演、十二木卡姆、达瓦孜、艾德莱斯绸、阿凡提的故事)思考:上述图片所展

示的哪些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有更深的认识。

3.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自由发言)

(三)合作讨论:谈谈身边的文化遗产

1. 你知道在我们的家乡新疆,有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吗?并说一说我们新疆人民是如何保护它们的。

如:民间文学中的玛纳斯(柯尔克孜族) 江格尔(蒙古族);音乐中的维吾尔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即木卡姆);舞蹈中的塔吉克族鹰舞;杂

技与竞技中的维吾尔族达瓦孜;手工艺技艺中的维吾尔

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民俗中的锡伯族西迁节、维吾尔

刀郎麦西热甫

2. 思考:

• 在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面临什么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ƒ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师生明确:

正面临着被破坏、得不到传承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ƒ加大宜传、落实责任、加强执法等。

3.你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哪些?

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

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4.201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4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中国实践”。结合这个主题,就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的保护实践请你为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麦盖提县设计两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四)探究实践:想想生活中这些事儿

1.看看下面母女在微信里的对话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母亲:闺女,今天周末不上课,快回家跟妈学唱戏?

女儿:妈,你太落伍了,谁还学这个,哪还有人听戏!

母亲:闺女,这是你姥姥手把手教给妈的,不能在妈这断了弦。

女儿:宝宝不想学,太土了!

思考:•妈妈为什么让女儿学唱戏? ‚你同意谁的看法?说明理由。

2.实践活动:“走近达瓦孜”,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达瓦孜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维吾尔族达瓦孜的特点。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它是新疆的一种走钢丝杂技,古称“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达瓦孜最早于汉代为中原人所知,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曾记载“临回望之广场,

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所记

为西汉元封三年时汉武帝召集各族艺人表演之事。新疆

的达瓦孜传人阿迪力,被誉为中国的“高空王”。(历史

悠久动作险难表演性强)

(2)【我看达瓦孜】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达瓦孜艺术太高难度了,不是大众化的,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达瓦孜是民族艺术,

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

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达瓦孜太艰险了,已经

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3s)观看视频:新疆“达瓦孜”新传承——在高空绳索上跳芭蕾

3.根据课上的讨论与思考,针对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写一份倡议书,提倡同学们

共同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五)学生对此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作用: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 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通过这些课文的 学习,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 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很大的帮助。《身边 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更 好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 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 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 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文化遗产资源有较深的了解。 4.教学难点: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说学生。 《身边的文化遗产》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虽然对文物有 所听说,但对文化遗产的概念不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 中必须带领学生明确区别,这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我国 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一定的作用。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

了解如何搜集资料,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整合,并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教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 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 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采用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 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四、说学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 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 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 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会实践,是教学这节课的真 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 用“说、思”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实践综合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视频“历久弥新的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宣传 片。 2.完成抢答题,检查自学情况。 •国务院规定,每年( )月( )日是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 )和( ) ƒ 在我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节。 ④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 (二)思考交流:说说你知道的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作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它既包括物质财富,如故宫、长城等;也包括精神财富, 如北京爆烤鸭、德州扒鸡等。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过 去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 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重大。 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积极参加推荐与评选。 2.亲身参加实践,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申请文化遗产。 3.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学会对文化遗 产的发现、保护、传承和利用。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 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同学们一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 文化遗产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文化遗产我知道 1.班级组织学习,了解我国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日”的相关内容,为下一步活 动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 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每个小组组内选出本组的“申遗”项目。可根据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两 个条件来评选。 【交流点拨】

(1)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 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 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 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 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 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 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1.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本组推荐的项目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相结合的 方式,最后形成书面“申遗”报告。 2.实地考察包括悠久的历史、独特人文、历史价值、代表性景观、故事传说、相 关诗文、走访老人等内容。资料搜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相关资料、网络搜索等形式。 3.小组撰写“申遗”报告。报告尽量材料详实、描述项目的独特魅力。也应注意 报告图文并茂,语言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 【交流点拨】示例二十四节气——中国的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 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 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小满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 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 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 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 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 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 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 人民所沿用,是我国古人创造的宝贵财富。

[八上部编】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设计(共2篇)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目标导航】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老师:同学们,假期里你们出去玩了吗,有没有去历史古迹旅游? 学生:有!学生:没有! 老师:我们来看几组照片,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有同学去过了。(展示图片) 学生自由回答照片中所示的文物古迹。 长城故宫明清皇家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四川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 老师:对的。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去探究。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名胜古迹,也包括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等。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重点解读】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研讨练习】 题一: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1.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第二课时,研学,完成研学任务。一周后,第三课时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文化遗产的推荐和评价。 2.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大雁塔秦兵马俑华清池等。 二、学生自学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分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节日: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结合华清池研学,写出相关的报告。 3.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 1.学生搜集有关华清池的历史知识,为研学做准备。 2.熟悉学校设计的有关华清池研学的作业设计。 3.制定自己研学注意内容。 4.熟读《长恨歌》,为经典诵读做好准备。 五、学生利用网络开始准备。 第二课时: 内容:研学之旅 目标: 1.通过实地研学,了解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2.树立自觉保护遗产的意识,并能从中学习知识。 3.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研学方案 韦曲九年制学校秋季研学旅行方案 ----游临潼华清胜景寻西安事变踪迹 唐文化·遗址·兵谏亭 一、研学主题:游临潼华清胜景寻西安事变踪迹 二、研学内容及与学科课程的衔接: (一)课本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相关课文知识点链接: 1.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武则天 4.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5.和同为一家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 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文化遗产”评选活动。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你将被邀请参加市里面举行的“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请你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1.作为文物工作者,你会向发言人提供哪些问题?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文化遗产评选的对象是什么?) B文化遗产评选条件(或标准)是什么? C文化遗产评选的流程有哪些? D为什么要举行“文化遗产评选”活动?

2.作为发布会的发言人,面对文物工作者的提问,请你结合课本资料一和“《世界遗产名录》评选标准”“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进行回答。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根据资料一回答)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形态】 B文化遗产评选条件(或标准)是什么? (参照《世界遗产名录》评选标准回答)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独特的艺术成就)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

(新)部编版八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一等奖教案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你们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悠悠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 二、了解概念 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假设干小组。(班长分或自由组合) 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防止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工程作为“申遗〞工程。) (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工程。a.考察前,了解该文化遗产的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交通路线。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c.考察后,整理资料,做好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该文化遗产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通过阅读书籍、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报告包括:a.该文化遗产概述。b.人文、历史价值。 c.遗产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班级召开模拟辩论会。 1.各小组推举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推荐的工程;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辩论。 2.各小组推举一位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其他相关学老师担任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辩论会,具体工作包括:a.协调各小组确定时间及流程;b.制定规则;c.选定主持人;d.撰写串联词。 (四)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谈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思考。 范文: 文化遗产——民族的魂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融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word配套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素材导入图片展示 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 二、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 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实地考察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4.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教学难点: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沉积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时至今日,无论是凝聚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还是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是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抑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节庆仪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去了解属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板书: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出示课件1) 二、整体感知,活动安排 活动安排一:(出示课件3)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活动流程安排:(出示课件3)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各小组分工,避免重复。 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设2: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预设3: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 活动安排二:(出示课件4) 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活动流程安排: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预设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预设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预设4: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 活动安排三:(出示课件5) 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活动流程安排: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预设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小组的评委应该回避。 预设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1.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3.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教学难点 1.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2.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是炎黄子孙之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历史,亦是我们未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源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家追溯祖国的文化遗产。 二、整体概念 1.何为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 文化遗产包括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2.中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明确:昆曲、珠算、京剧、甲骨文、二十四节气等。 三、活动过程 (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2.小组分工,避免重复。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3.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4.小组讨论,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一下拟申报的项目。并且给该项目制作调查图表。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独特魅力,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大家的关注。 播放微课。 (三)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2.每个小组推举一位组员担任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学科老师担任首席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本小组答辩时,本组评委应该回避。 3.学习委员负责组织答辩会。首先需要会同各小组组长确定时间及流程,并拟出相关规则;其次要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词。 四、案例展示 你,世界文化遗产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俑,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炼,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泥土,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了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50余处,如“古隆中”“春秋寨”“马跃檀溪处”“水镜庄”“庞公祠”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伤”“大意失荆州”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 二:指导研学生成新知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班长分或自由组合) 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 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报告包括:a.建筑概述。b.人文、历史价值。c.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d.拟采取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精品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3.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教学重点】 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教学难点】 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华五千年文化孕育了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找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项目,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它们,去感受各类文化遗产别样的魅力。 设计意图:列举体现人文价值的文化遗产,开门见山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活动展示 (一)文化遗产我来寻 1.文化遗产知多少 (1)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

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物质文化遗产: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中国蚕桑丝织技术、安徽宣纸、太极拳、剪纸等。 2.成果展示 文化遗产资料卡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1 教材概况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教材。本文旨在通过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1.2 教材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故宫、长城和博物馆这三个代表性的文化 遗产,并通过描述其历史、独特之处以及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说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故宫、长城和博物馆这三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学习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听说、思考和表达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3.1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故宫、长城和博物馆的了解和认知; •引导学生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3.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四、说教学设计 4.1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简短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故宫、长城或博物馆,了解他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认知。 步骤二:预习导入 给学生分发教材,要求先读一读标题和简介,预测一下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步骤三:文本阅读 学生在个人阅读的基础上,再分组讨论故宫、长城和博物馆的内容,并总结他们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步骤四:合作学习 学生重新组合,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化遗产,用PPT或口头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历史背景、特点和保护传承等方面。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九上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目标导航】 1.认知文化遗产。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方案,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老师:同学们,假期里你们出去玩了吗,有没有去历史古迹旅游? 学生:有!学生:没有! 老师:我们来看几组照片,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有同学去过了。〔展示图片〕 学生自由答复照片中所示的文物古迹。 长城故宫明清皇家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四川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 老师:对的。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去探究。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名胜古迹,也包括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等。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重点解读】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21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研讨练习】 题一:202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 5 0 余处,如“ 古隆中” “ 春秋寨” “ 马跃檀溪处” “ 水镜庄” “ 庞公祠” 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三顾茅庐” “ 马跃檀溪” “ 水淹七军” “ 刮骨疗伤” “ 大意失荆州” 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身边的文化遗产” 这次综合 性学习活动之中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国务院规定自 2 0 0 6 年起,将每年 6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 文化遗产日” 。 4 .活动内容:①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 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 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 .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 ) 2 .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 .组内自由推荐。 (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 制作资料卡。 4 .小组讨论。 (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 申遗” 项目 ) 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 .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 . 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 . 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 . 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 .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 .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报告包括: a . 建筑概述。 b . 人文、历史价值。 c . 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 . 拟采取保护措施。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3

课题: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素材导入图片展示 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城楼)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伏羲庙西汉胜迹敦煌莫高窟 二、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 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 (一)祖国文化遗产名录宣传组 图片(视频)展示与解说 中国名录 至2017年7月8日,中国已有52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月8日17时10分,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随着大会主席雅采克·普尔赫拉敲下小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的第52个世界遗产。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