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2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例2教案人教版

2022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例2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堂教学】

一、复习旧知,温故算法

1.出示算式,回顾算法

我们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到28;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得到140,再把两个得数相加,等于168。

2.讨论交流,回顾算理

竖式中的28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2的积。

竖式中的140又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10的积。

刚才我们回顾了上一节课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读懂题意

2.列出算式,独立列式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列出算式:48×37

呈现两个学生的作品。

有两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哪道是错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48看成接近的整十数50,把37看成接近的整十数40,50乘40等于2000。那么得数比2000大还是小呢?把48估成50,看大了,把37估成40,也看大了,看大后是2000,说明精确结果肯定比2000要小。所以第二个答案一定是错的。

师:那第一个答案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3.列式计算,关注进位

和学生一起交流计算过程。

教师板演,列出竖式。

交流算法:

第一步: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七八五十六,写6进5,可以把进来的5写在旁边;接下来算四七二十八,28加进来

的5等于33。7乘48等于336。

第二步:再用十位的3去乘48,三八二十四,写4进2,可以把进来的2

写在旁边,再算三四十二,12加进来的2等于14。30乘48等于1440。

第三步:再把两个积相加得到1776。

注:如果你的口算能力很强的,旁边的草稿可以不写。

交流算理:

这里的336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是由48和7相乘的积。1440又是

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是48和30相乘的积。

三、课堂练习,巩固算法

1.请你帮鸡妈妈找鸡蛋宝宝。

三只鸡妈妈生了三个鸡蛋宝宝,他们分不清楚哪个是自己的宝宝,请你帮他

们找一找吧。鸡大娘的孩子是鸡啾啾,鸡大婶的孩子是鸡丢丢,鸡大姐的孩子是

鸡豆豆。

教师挑选第二和第三题板演在黑板上。

2.把相应的电脑和鼠标连接起来。

前提条件:一台电脑对应一个鼠标。你能不能不列竖式来找到答案。

导学

生思考:通过判断积的个位和用估算的方法来选择。

请你挑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看看答案是不是正确。

3.解决问题。

本课是参加

《2021年全国公开课邀请赛》的获奖作品,本次大赛共设奖项130名,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比例约占30%。本次大赛汇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4名优秀教师参与,分为线上授课和线下教学两部分进行。比赛于2021年5月正式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涌现出大量的优质课和优秀教案,经过作者同意,特将获奖作品进行分享,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奉献一份力量。

通过本次大赛,使老师们的备课与授课水平都能有相应的提升,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教育事业贡献出教育人的一份力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P14 质数和合数例1

授课教师: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黄胄艺术分校李晗笑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敢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课件、分别写有1~20的长方形纸条、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

同学们,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因数的知识,你能说说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是什么吗?

预设1:列除法算式找,用这个数分别除以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它本身的所有整数,所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些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预设2:列乘法算式找,把这个数写成两个整数相乘的形式,算式中的每个整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看来,大家对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都很清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请你拿出课前老师随机发的长方形纸条,写出纸条上这个数的所有因数,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开始!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写的这个数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汇报,教师将长方形纸条贴在黑板上展示。)

1的因数有:1。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

提问:同学们找的可真准确!不过,我发现刚才在写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写的快,有的同学写的慢,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自主探究,揭示概念。

1.观察比较,自主发现。

提问:看看黑板上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1:我写的最快,因为1只有一个因数。

预设2:我写的是2的因数,有2个,很好写,所以快。

预设3:我写的是20的因数,有6个,所以我写的肯定慢。

预设4:有的人所写的数的因数个数少,所以写的快;有的人所写的数的因数个数多,所以写的慢。

……

追问: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现在,你能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分分类吗?

2.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1)提出要求:前后两人一组,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给这些数进行分类。(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类的?

情况一:

有1个因数的数:1。

有2个因数的数:2,3,5,7,11,13,17,19。

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4,6,8,9,10,12,14,15,16,18,20。

情况二:

有1个因数的数:1。

有2个因数的数:2,3,5,7,11,13,17,19。

有3个因数的数:4,9。

有4个因数的数:6,8,10,14,15。

有5个因数的数:16。

有6个因数的数:12,18,20。

(教师引导学生把有3个,4个,5个,6个因数的数归为一类。)

3.比较分析,发现特点。

提问:观察2,3,5,7,11,13,17,19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提问:再来观察4,6,8,9,10,12,14,15,16,18,20的因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4.揭示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

预设: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1个因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追问:在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时候,我们应该看什么?

预设: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如果这个数只有2个因数它就是质数,如果这个数有2个以上因数它就是合数。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提问:之前我们在研究自然数时,把它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奇数,一类是偶数。通过今天的学习,还可以怎么分类呢?

预设:分成三类,分别是1,质数和合数。

追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呢?

预设: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一个是看能不能被2整除,一个是看因数的个数。

三、灵活运用,制作质数表。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还学习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吗?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选择喜欢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作质数表。(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制作质数表的?

方法1:定义法。

我们小组是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直接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然后制成表格。

方法2:筛选法。

我们小组先在百数表中画去1,再分别画去2、3、5、7这四个质数的所有倍数(除它们本身),这样就可以把100以内数中的1和所有合数都画去了,找出所有质数以后,再制成表格。

监控:画到几的倍数就可以了?为什么?

预设:画到7的倍数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把100以内数中的所有合数都画去了。

同学们利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了100以内的质数表,真是太棒了!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快速抢答,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72、40、11、39、23、15

监控:你是怎么判断的?

2.完成教材P16练习四第3题。

3.填一填。

(1)1~20各数中,有()个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

(2)1~20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和()。

4.阳阳在玩“寻宝“游戏时,获得了一个藏有重要线索的密码箱,该密码箱的密码ABCDE是由5个不同数字组成的。

A是最小的偶数;

B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D比最小的质数多5;

E是最小的合数的2倍。

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1:我知道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学习了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预设2:我制作了100以内的质数表。

2.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P16练习四第1题。

(2)完成教材P16练习四第2题。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有1个因数的数:1。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有2个因数的数:2,3,5,7,11,13,17,1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4,6,8,9,10,12,14,15,16,18,20。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课后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中,内容比较新颖,而且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整个课本中,也属于重要的启下承上的课程。如果本单元内容学习的充实,无论后期的高深知识学习,还是承接前两个单元的学习,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联结作用。

本课的设计思路,完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分级指标。对于中小学来说,基础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我们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出发,把游戏和引导作为本课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一环,现在看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正是他们提高的重要一环。我们乡村学校,基础与城内学生有很大差距,这部分学生的提高,能够提高整体学生的质量。

本课是参加《2021年全国公开课邀请赛》的获奖作品,本次大赛共设奖项130名,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比例约占30%。本次大赛汇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4名优秀教师参与,分为线上授课和线下教学两部分进行。比赛于2021年5月正式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涌现出大量的优质课和优秀教案,经过作者同意,特将获奖作品进行分享,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奉献一份力量。

通过本次大赛,使老师们的备课与授课水平都能有相应的提升,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教育事业贡献出教育人的一份力量!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三要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P83页《旋转三要素》。本课计划1个课时。

2、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

握知识。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的旋转舞蹈视频。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她在不停地旋转。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简单的旋转现象。

A、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你还记得旋转的含

义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B、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教师指名回答。

C、老师身上有样东西在运动时也在旋转,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认真找。找后指名回答。

2、讲解例1,明确确旋转三要素。

出示时钟。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这节课就借住时钟进一步认认识旋转。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教师:同学们都应该观察时钟的指针的旋转动运,那你们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运动的吗?

学生小组交流,可得出:指针是按顺时针方向方向旋转的。

教师:不在人为的干涉下,指针会逆时针运动吗?(不会)

教师:时钟中的时针只会顺时针运动,这就是指针的旋转方向。

(板书:旋转方向)

教师组织学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活动;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运动、逆时针旋转。(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

教师指着时钟的中心。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钟和分钟都沿着它转,这就是时钟的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

(3)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

课件动态出示甲时钟指针从“12”到“1”,乙时钟指针从“12”到“3”。

引导思考:

A、注意观察,甲、乙两个时钟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

指名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B、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教师:学习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能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吗?

学生思考得出:当指针从“12”到“1”时,指针顺时针绕着中心转过了30°。

教师:你怎么知道旋转了30°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共360°,一共12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即旋转了:360°÷12 = 30°。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注意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板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实例入手,在看似简单的变化中请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例题。

2、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侧通车时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相同

和不同。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课件动态出示时钟,完成练习。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5页第1题、第2题、第3题。

5、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图片及旋转大楼。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后反思:

本课是本单元中,内容比较新颖,而且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整个课本中,也属于重要的启下承上的课程。如果本单元内容学习的充实,无论后期的高深知识学习,还是承接前两个单元的学习,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联结作用。

本课的设计思路,完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分级指标。对于中小学来说,基础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我们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出发,把游戏和引导作为本课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一环,现在看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正是他们提高的重要一环。我们乡村学校,基础与城内学生有很大差距,这部分学生的提高,能够提高整体学生的质量。

笔算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下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第2节人教版

第四章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2节笔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考点分析: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专家建议 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课件演示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用竖式计算) 14×2= 231×3= 师: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 学生回答: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师: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数字较大或较复杂时,用口算计算出结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46页例1的画面,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获取什么信息? (2)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4)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14×12 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自由地进行猜测。在学生猜测时,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猜测的答案,更要关心学生有没有主动投入到“猜测”中去。让学生通过猜测,来提高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学生可能计算方法不同,而且还可能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不同。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经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2.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并有交流准备的基础上,再开展小组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2.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14+14+14+ …… +14=168 (2)12+12+12+…… +12=288 (3)14×2×6=168 (4)14×3×4=168 (5)12×2×7=168 (6)12×7×2=168 (7)10×12+4×12=168 ……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看法。这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倾听。】 2.4、方法归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p63-6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通过比较寻找最佳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大胆探究、认真仔细等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原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式题 24×12。 3、探究的问题: ( 1 )怎样计算24×12? ( 2 )在竖式计算时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 的4写在什么位置? ( 3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回顾旧知 (1)用竖式计算: 24×2 23×3 (2)口算: 24×10 12×20 2、引出新知 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列出算式:24×12。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和刚才做的四道比较,有什么不同?(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12不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与解决 1、尝试估算: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24×12≈240、24×12≈200、24×12≈240、24×12≈300。 2、自主探索: 提出问题:24×12的积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用的什么方法。 汇报可能出现的结果: ○1口算:A、24×10=240,24×2=48,240+48=288。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9页例2。 在例1的基础上,本课时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材先呈现两名同学通过估算讨论出乘积的大概范围的场景,体现估算的价值。接着给出不完整的竖式,让学生通过类推自主完成。最后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核心能力 经历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讨论交流中总结出计算法则,进一步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技能。 (三)学习目标 1. 经历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会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计算。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说一说你估计的方法。 48×37 68×71 52×72 99×45

(二)课堂设计 1.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如下口算题目,前两行让学生直接说得数,第三行能口算则口算,不能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 3×9+6 2×9+7 5×9+6 7×7+3 6×8+6 4×7+5 32×3 48×3 48×7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23×32 19×11 【设计意图】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自主探索算法做好准备。 2.问题探究 (1)课件呈现例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个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板书:48×37= (2)估算并交流。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 交流估算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确定积的大概范围。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通过估算确定出乘积的大概范围,用来判断笔算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借助估算检验的习惯,体会估算的作用和价值。 (3)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我们估算出大约需要2000盒,实际是多少盒呢?怎么办? 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笔算乘法人教版

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列式计算题目,学生口述算式并计算。 (1)28的2倍是多少?3个28的和是多少? (2)32和10的乘积是多少?32的100倍是多少? 2.课件出示两道习题: 14×2=14×10= 请说一说这两道题的口算过程。 3.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今天 我们要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 中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处理信息,训练思维。(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PPT课件出示例1动画习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1)学生先独立列式,交流计算过程。(14×12=) (2)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学生用点子图拼出或画出2个14和10个14) (3)汇报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想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方法一:把12套分成3个4套, 14×4=56,56×3=168。 方法二:把12套分成2个6套, 14×6=84,84×2=168。 方法三:把12套分成10套和2套,14×10=140,14×2=28,140+28=168。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更准确?(方法三) 3.新知转旧知,合作交流 (1)想一想:用竖式怎样计算?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教师讲解第二步的运算过程,强调14×10=140的书写位置,“0”要省略不写。 (2)教师用PPT课件演示运算顺序。 指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 4.归纳总结,提炼算法。 (1)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③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2)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材第46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口算。 52×10=43×30=12×40= 31×20=17×20=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学习新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 (1)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境是什么。 明确: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明确:14×12= (3)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4)想一想: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方法一)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

加。 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 (方法二)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14乘12,我们可以先不看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这是第一层的计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与个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样,但乘得的结果的末位数要对准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4×12=168(本 )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5)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明确:乘了两层,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14乘完后,1和14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③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明确: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99 1023 516 242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5题。 第2题:528 416 462 483(竖式略) 第3题:第三个正确,第一个和第二个错误。 改正: 22 ×43 66 88946 31×139331403 第4题:12×12=144(个) 第5题:2周=14天 22×14=308(页) 308>300 40×7=280(页) 280<3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3 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6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2022年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乘法例2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堂教学】 一、复习旧知,温故算法 1.出示算式,回顾算法 我们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到28;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得到140,再把两个得数相加,等于168。 2.讨论交流,回顾算理 竖式中的28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2的积。 竖式中的140又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呢?是14乘10的积。 刚才我们回顾了上一节课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读懂题意

2.列出算式,独立列式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列出算式:48×37 呈现两个学生的作品。 有两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哪道是错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48看成接近的整十数50,把37看成接近的整十数40,50乘40等于2000。那么得数比2000大还是小呢?把48估成50,看大了,把37估成40,也看大了,看大后是2000,说明精确结果肯定比2000要小。所以第二个答案一定是错的。 师:那第一个答案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3.列式计算,关注进位 和学生一起交流计算过程。 教师板演,列出竖式。 交流算法: 第一步: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七八五十六,写6进5,可以把进来的5写在旁边;接下来算四七二十八,28加进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教案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参与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0×30= 30×40= 50×20= 160×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123×3 [设计意图]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是进行笔算乘法的前提。同时对笔算乘法的复习可以巩固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法的笔算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做好知识迁移准备。 活动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老师去了一趟新华书店,在里面看书、买书的同学真不少!有一套《中国少儿百科全书》特别受少儿朋友的喜爱。 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每套书14本。 师:买2套一共多少本? 预设生:14×2=28(本)。 师:如果买10套呢? 预设生:14×10=140(本)

师:请交流一下算法 预设生: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的情境图)一套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预设生:1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预设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设计意图] 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乘整十数开始入手,主要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基础。学生本身从三年级上册已学习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在本节课之前又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 (1)探究算法。 师:14×12等于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利用点子图,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后小组交流。 师:在计算14×12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2套书分成2份,其中1份是10套,另1份是2套。先求出10套的本数,列式为14×10=140(本),再算出2套的本数,列式为14×2=28(本),最后把这2份的本数合起来就是一共买的本数,列式为140+28=168(本)。 师: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预设生: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 师:用竖式计算的,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预设生:2乘4得8,2乘1得2,1乘4得4,1乘1得1。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好不好? 预设生:好。 师:老师想把这位同学的算法写到黑板上,谁的方法和他的一样?可以再站起来说一下吗? 预设生:用竖式来计算14×12。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二、教师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2.学生看图编题: 有4盒奶粉,每盒545克,求这些奶粉共多少克? 3.由学生来列式,老师板书:

4.师: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老师板书竖式: 师: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 1.对比练习 (1)(2)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充分借助直观手段(方块、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思考、倾听、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口算,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每一步计算得到的积与哪个数位对齐,特别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的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还有在笔算当中的进位以及连续进位的问题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教学时需要有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 1.让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科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究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2.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为前提,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在计算过程中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将每次口算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有时还有进位问题,任务比较复杂。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要帮助学生厘清计算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个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己易出错的环节,如:数位没有对齐,忘记进位等。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备课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备课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备课教案1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78×11= 33×21= 24×12= 14×12=(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新课讲授 1、导入:仔细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例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

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你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师: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师: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__ 大约20__盒。 (2)40×37=1450 8×37=296 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 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师: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6页内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心感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以妈妈带着孩子去买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思考用口算应怎样算,再出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

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开火车小游戏 由李欣逸同学主持课前游戏练习乘法口诀。 1、竖式计算:2413=788=1245=4957=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9例2,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 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列式为48×37。 (一)估算并交流。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 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尤其在估算之后,又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把合理选择算法落实到估算之中。 (二)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同学们已经知道48×37的结果大约是1850,那么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大家动笔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笔算,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方法呢? 大部分同学同意第二种算法,因为3表示的是3个十,所以是乘30。 师:你们在写竖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 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可以像一位数乘法那样,一位一位地去乘,同时把进位的数写到相应的地方。 2.师生归纳算法。 师:列竖式计算该怎么算呢? 师生边板书边交流。 学生弄清算理后,指名学生上黑板前讲解。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小编我最大的乐趣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学习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20=24×10=50×20=70×2= 21×10=11×30=60×40=30×5=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自立思考解决) (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 一、复习内容 教材P58—P59的整理复习和练习十三。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难点: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配套资源 《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搜集错题,分析错误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请你搜集整理出练习中的错题,认真分析,写出错误原因及注意事项,课堂上我们一起交流。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知识点: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内容?你能解决很快口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5×3=12×30=14×30=240×5= ①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②哪一题需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 240×5=1200,注意不要漏写0。 小结:先把两个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注意区分计算出的0和补上的0) 2.展示交流错误,强化巩固算法

(1)展示错误,分析错因 谁愿意当小老师,主动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错题?为了保证效果,在交流时,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呈现错例——分析错因——提出建议(注意:为了使展示更有针对性,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收集错题的情况,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展示) (2)梳理归纳,整理方法 在展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整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末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上的数对齐。 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3.复习解决问题 典型题目:P58第2题 东东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 ①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盒) 大约有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分析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分析人教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